研究領域
漁業資源保護與利用
圍繞長江漁業資源和環境的保護問題形成、發展和拓展,以保護我國魚類資源為宗旨,重點圍繞我國漁業可持續發展,特別是水電工程對長江漁業資源影響的研究及水生態保護的需求,通過魚類種群生態學、繁殖生物學、分子生態學、水聲學、魚類行為學等手段,開展漁業資源變動機制與漁業可持續利用技術、生態漁業技術、西部地區水生生物系統監測、過魚設施與魚類增殖放流設計等研究。特別在長江四大家魚種群資源的保護利用、長江魚類資源監測、水利工程開發對水生生物的影響等方面享有較高的聲譽。
2013年至今,承擔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項、公益行業專項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1項,總計不同層次的科學研究課題近200項。共獲湖北省、青海省、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等科技成果進步獎10余項,其中“淡水重要魚類資源增殖技術與應用”獲2017年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以項目帶動構建了相對完善的學科組成結構和合理搭配的人才隊伍,擁有先進完備的野外監測和室內分析平臺,開展了多種方式的國際合作和學科滲透交流,在我國淡水水域漁業資源監測與保護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學科帶頭人:陳大慶研究員、劉紹平研究員
主要骨干:段辛斌研究員、汪登強副研究員、王珂副研究員
長江監利段四大家魚增殖放流 長江監利段四大家魚增殖放流
訪問老撾萬象漁業司 放流親魚標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