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領域
水產遺傳育種
以長江流域主要養殖種類(如鰱、鳙、鯽、黃鱔和克氏原螯蝦等)為研究對象,研究特異種質和核心種質的表型和基因型特點,重點開展品質(肌間刺、脂肪含量等)、抗病、抗逆、飼料轉化率等性狀的精準測量和鑒定,并開展全基因組水平的基因型鑒定,建立核心種質的表型和基因型數據庫;全面掌握其性狀特征、種群遺傳多樣性組成和優異性狀遺傳規律。應用基因組學、分子遺傳學、生理生化等方法,深入研究抗病、抗逆、性別和生長等主要性狀的遺傳基礎,挖掘其決定基因及調控元件,解析其功能及調控網絡,闡明性狀形成的分子基礎;發掘有育種利用價值的優異等位基因,并應用于育種。以品質、抗病、抗逆等重要經濟性狀為目標,在重要經濟性狀遺傳解析的基礎上,集成運用家系選育、雜交、分子標記輔助選育、性別控制和基因組選擇育種等育種技術,培育優質高效的淡水養殖新品種。
先后主持承擔國家863計劃、國家科技支撐(攻關)、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等省部級以上項目70多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8項,培育出荷元鯉、三雜交鯉、穎鯉、長豐鰱和長豐鯽等5個通過審定的水產養殖新品種,并在生產上廣泛推廣應用。
學科帶頭人:鄒桂偉研究員
主要骨干:梁宏偉研究員、李忠研究員、羅相忠副研究員
長豐鰱 長豐鰱新品種證書
長豐鯽 長豐鯽新品種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