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4日,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組織召開長江珍稀瀕危水生生物保護研討會。此次會議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承辦。
生態環境部長江流域生態環境監督管理局、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水利部農村水利水電司、國家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國家林草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長江航道局、國家瀕管辦武漢辦事處、湖北省農業農村廳、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環境保護部、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武漢大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中華鱘研究所、水科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和長江水產研究所、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TNC)、阿拉善SEE基金會、湖北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CCF)等單位代表以及多家媒體記者參加了研討會。
近年來,農業農村部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意見》,發布中華鱘、長江江豚、長江鱘等多個物種的拯救行動計劃,并以這些旗艦物種為抓手,完善保護制度、構建保護網絡、規范經營利用、擴大宣傳影響,取得了明顯的成效。但水生野生動物保護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珍貴瀕危物種的野外種群和棲息地仍持續面臨威脅,種群衰退的趨勢還沒有得到根本性扭轉,許多物種的保護技術還不成熟。
與會人員對長江水生生物致危的影響因素和珍稀瀕危物種瀕危程度進行全面科學分析,研討了長江珍稀瀕危水生生物保護工作情況和下一步重點保護措施。有關專家對近期社會和媒體關切的熱點問題作了回應。
會議強調,要根據上述《國辦意見》要求,繼續全面推進已發布的中華鱘、長江鱘、長江江豚等珍稀瀕危物種拯救行動計劃落地落實,推動開展重點物種關鍵棲息地生境修復,加強就地保護和遷地保護工作。扎實推進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工作,嚴厲打擊各類非法捕撈行為,有效降低對生物資源的不利影響。加強人工保種群體建設和規范管理,提高人工繁殖、行為習性等關鍵領域科學研究和保護技術水平。加大保護工作投入,加快建立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基金,利用基金會發揮流域性整體保護修復作用。積極引導社會廣泛參與,發揮全社會保護合力,推動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會議現場

長江辦馬毅主任總結發言

中科院曹文宣院士發言

長江所危起偉研究員作專題匯報

長江所鄒桂偉所長致辭

長江所陳大慶書記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