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3月3日電“近年來,我國各種魚類禁漁休漁期相繼延長,短則兩月長則近半年。漁民經濟收益隨之減少,很多人不愿意再做漁民,出現(xiàn)了漁業(yè)‘用工荒’。建議建立禁休漁期漁民生活補貼制度,給予漁民基本生活保障。”
“漁村里走出的全國人大代表”李科平,3日一上午一直埋頭修改“關于建立海洋捕撈禁休漁期漁民生活補貼制度”等建議。
李科平說,在我國,20多年的休漁禁漁對海洋資源保護和可持續(xù)利用產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上世紀90年代東海漁場曾瀕臨絕跡的大黃魚、小黃魚、目魚、鰳魚等經濟魚類,近年逐漸得以繁衍,有的已形成汛期。對休漁禁漁政策,漁民是積極響應的。
“建立禁休漁期漁民生活補貼制度,要設置‘門檻’。補貼條件可設為‘每位漁民須具備漁業(yè)《四小證》、船民證、同漁船主簽訂一年以上勞動合同等條件’。”李科平說。
2008年,初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的李科平最頭疼的是說普通話。“我16周歲不到就下海打魚了,沒念過多少書,第一年當代表走進人民大會堂時激動得心里蹦蹦跳。”現(xiàn)在,普通話早已不再是李科平履職道路上的“攔路虎”。
過去五年里,李科平先后寫了50條議案建議,為海洋漁業(yè)發(fā)展和漁民切身利益鼓與呼。2013年他再度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今年兩會他還帶來了“漁業(yè)人才培養(yǎng)”、“將近遠洋漁業(yè)輔助船列入柴油補貼范圍”等建議。
“今年2月,國務院通過了《關于促進海洋漁業(yè)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的若干意見》。現(xiàn)在國家發(fā)展‘藍色經濟’的政策非常好,相信漁民的日子會越過越好。”李科平說。(來源: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