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1日,由環境保護部聯合農業部、水利部主辦,中華環保聯合會承辦的“十大河流水生生物名片征集活動”評選結果發布會在青島召開。
環境保護部副部長李干杰出席會議并發布“十大河流水生生物名片評選結果”、環保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副司長柏成壽主持會議,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李彥亮、水利部領導、中華環保聯合會副秘書長謝玉紅在會上分別發言。來自東亞、東南亞等地的17個國家代表,包括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國家委員會成員單位、地方環保局、地方保護區管理處代表等共計150人出席了會議。
環境保護部柏成壽司長強調,近年來,水域污染、過度捕撈和水利工程建設等因素使我國長江、黃河、珠江、雅魯藏布江等淡水水生生態系統遭受空前的壓力,水生生物瀕危物種逐步增多。為保護我國水生生物資源,2006年,國務院發布了《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行動綱要》,明確了水生生物資源在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格局中的重要戰略地位。2013年環境保護部和農業部聯合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水生生物資源保護嚴格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的通知》,進一步明確保護水生生物資源及其生境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重點任務,希望能通過“十大河流水生生物名片征集活動”,凝聚多方力量為我國水生生物資源保護貢獻力量。
農業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副局長李彥亮表示,中國的水生生物具有特有程度大,遺物種數量多、生態系統齊全等特點,在世界生物多樣性中占有重要地位。此次活動選擇的長江、黃河、珠江等十大河流,孕育著豐富的水生生物資源,支撐著中國淡水養殖業的發展。養護好這些河流中的水生生物,即關系到生物多樣性保護,也關系到中國漁業能否實現可持續。今后,農業部也將繼續與環境保護部、水利部以有關環保組織一起,加強溝通,緊密結合、共同推進我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取得更大的進展。
中華環保聯合會副秘書長謝玉紅對“十大河流水生生物名片”活動進行了介紹,她指出,水生生物資源保護是一項長期的任務,需要各界的持續努力。中華環保聯合會愿繼續發揮“大聯合”的資源優勢,凝聚國內外環保民間組織、企業、學校、媒體聯合開展系列宣傳活動,積極探索聯合保護創新模式,在全社會營造共同關愛與保護水生生物的良好氛圍。
“十大河流水生生物名片評選結果”為:長江生物名片:江豚,黃河生物名片:蘭州鲇,珠江生物名片:鯪,黑龍江生物名片:達氏鰉,淮河生物名片:三角帆蚌,遼河生物名片:松江鱸,雅魯藏布江生物名片:異齒裂腹魚,瀾滄江生物名片:絲尾鱯,怒江生物名片:貢山裂腹魚,額爾齊斯河生物名片:哲羅鮭。入選名片既包括野生種受威脅程度高的物種,也包括歷史文化內涵豐富、經濟價值重大的物種。
“十大河流水生生物名片征集活動”由環境保護部聯合農業部、水利部發起,中華環保聯合會會負責實施?;顒佑?013年5月正式啟動,通過專家評審、公眾投票及專家評議確定評選結果。全國共計25萬人次參與投票,覆蓋全國22個省市地區。活動對于加深跨部門間合作,提升公眾對水生生物資源保護的認知程度、激發公眾保護水生生物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探索保護模式創新等方面發揮著積極作用。(來源:中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