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4日至8月15日,應美國大自然保護協會(The Nature Conservancy)和美國地質調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邀請,由長江水產研究所段辛斌副研究員與長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長江水資源保護局長江水環境監測中心的代表共4人組成學術訪問團(以下簡稱’代表團’),赴美國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學術交流與訪問。
此次訪問是“全球大河合作項目(Great River Partnership)”活動內容之一,主要目的是讓中國專家了解美國整體的水生生物保護現狀,熟悉美國河流域監測的模式和方法,美國地質調查局
上密西西比河環境科學監測中心(UMESC)負責了行程安排。代表團先后參訪了美國地質調查局西部魚類研究中心哥倫比亞河流研究實驗室(CRRL)、哥倫比亞河口水質監測野外監測站、Flathead湖泊生物研究站(BLGS),并參觀了哥倫比亞河大壩及過魚設施、河流野外自動化水質監測裝置,了解了哥倫比亞河魚類監測、水質監測、魚類棲息地保護及魚類標志方法。在密西西比河流域,代表團主要訪問了上中
西部密西西比河環境監測中心和2個野外實驗站,了解
了密西西比河漁業資源長期資源監測項目(Long Term Resource Monitoring Program,LTRMP)的來源與其監測主要特點,作為一種大型生態系統監測模式,代表團重點詢問了LTRMP在密西西比河取得經驗,并探討了在長江流域應用的可行性。代表團還向美方介紹了長江流域漁業資源與水質網絡監測概況、長江漁業資源及漁業環境領域研究現狀及學術成果。代表團還在密西西比河進行了魚類、水質及植物現場取樣,并接受當地報紙、電臺采訪。
期間,代表團還訪問了美國魚類和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局、美國陸軍工程兵團等。代表團還在密蘇里州圣路易斯參加了密西西比河生態、經濟、文化價值觀可持續發展前景討論會,并與大型河流研究等領域的管理者、科學家進行交流。
此次赴美學習考察,代表團初步了解美國生態保護的理念和保護生態所開展的一些具體工作,學習了美國在漁業資源、水生植物、水質及相關學科的監測技術和方法,中美雙方就將來的合作領域進行了深入探討,雙方希望共同建立長期互訪機制平臺,以期提高長江流域科研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