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0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完成的“黃顙魚和鯉魚種質資源的遺傳評價與利用”成果通過了湖北技術交易所組織的評價。長江所所長鄒桂偉研究員、黨委書記陳大慶研究員、科技處處長鄒世平研究員、成果第一完成人梁宏偉副研究員等相關人員參加了評價會。
評價專家組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任組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潘詠平研究員擔任副組長。評價專家組成員由湖南農業大學肖調義教授、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劉漢勤研究員、長江大學楊代勤教授、湖北省技術推廣中心馬達文研究員和湖北省水產局汪亮高級工程師組成。
專家評審認為,該項目評價材料齊全,內容豐富,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克隆測序了黃顙魚、瓦氏黃顙魚、長須黃顙魚和光澤黃顙魚等10種鲇形目魚類線粒體全基因組序列,構建和比較了黃顙魚等10種鲇形目魚類的系統發育樹;通過突變體和家系選育,獲得金黃黃顙魚育種新材料1個,研制穎鯉新品系2個、水晶紅鯉新品系1個;利用轉錄組結合定量PCR,克隆分析了4個與黃顙魚體色相關基因 tyr、tyrp1、slc7a11和 ednrb1a;探討了冷休克、熱休克和靜水壓休克誘導黃顙魚多倍體技術,發明了1種高效、快速魚類胚胎染色體制片方法;對鯉鯽移核魚、荷包紅鯉和鯽線粒體基因組進行了測序,證實鯉鯽移核魚線粒體來源于核供體荷包紅鯉,而非細胞質供體鯽。部分成果的示范推廣,有力地帶動了黃顙魚和鯉養殖業的健康發展,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評價專家組和湖北省技術交易所評估師共同審閱了相關技術材料。經質詢與討論,根據科技成果先進度等級評判標準,評價專家組認為“黃顙魚和鯉魚種質資源的遺傳評價與利用”,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評審現場

成果第一完成人梁宏偉現場匯報
(來源:養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