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5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牽頭編制的國家標準《水產配合飼料 第10部分:羅非魚配合飼料》(GB/T 22919.10-2024)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并將于2024年10月1日實施。該標準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主管,全國飼料工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長江所為第一起草單位,廣東恒興飼料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參加編制。

該標準適用于羅非魚配合飼料的生產和使用,給出了其產品分類、術語和定義,規定了技術要求、檢驗規則、標簽、包裝、運輸、貯存和保質期,規范了對應的取樣、試驗方法。相較以前的行業標準,該標準技術要求中首次限定了產品中粗蛋白質、總磷的上限值,降低了蛋白質下限值,旨在引領羅非魚飼料產品的粗蛋白質、總磷從“數量型”發展方式轉向“質量型”發展方向,有效節約飼料蛋白質資源、磷資源,減少飼料向養殖水體中總氮和總磷的排放,從而保護養殖水域生態環境。同時,在加工質量指標、其他營養指標和試驗方法等方面均在原行業標準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的更新。
該標準的實施,將對引導羅非魚配合飼料實現規范化、標準化生產,確保飼料產品的質量安全水平,促進國內外貿易和技術交流,提升我國羅非魚養殖和飼料產業的整體技術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后續長江所將加強該標準的宣傳和推廣工作,推動標準的廣泛應用和普及,繼續密切跟蹤和研究相關技術,為羅非魚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