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留美歸國博士曾令兵研究員帶領下,我所魚類病害研究室自06年8月完成重建正式啟動研究工作至今,在珍稀與經濟水產動物細胞快速培養系統研究工作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填補多項國內外空白。此外,在曾令兵博士帶領下,還分離鑒定了引起鱘魚出血性敗血癥的細菌病原、引起大鯢腹水病和出血病的細菌病原以及引起斑點叉尾鮰暴發性死亡的細菌病原,并已經研制出滅活疫苗。病毒病原的分離工作正在已建立的細胞培養物上進行。
自今年初回國后,曾令兵博士便全身心投入了魚類病害研究室的重建工作。在所領導的大力支持下,自籌資金近70萬元,至7月底建成了完全與國際接軌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開展魚類細胞培養和病毒病原分離鑒定研究工作的生物安全II級實驗室。實驗室自今年8月啟動工作以來,他們對來源于中華鱘、施氏鱘、中華鱉、斑點叉尾鮰、大鯢、虹鱒、草魚、鱖魚、烏鱧、三角蚌等10余種珍稀或重要經濟水產動物的肝臟、腎臟、脾臟、、胰腺、皮膚、鰭條以及心臟等不同組織的細胞進行了體外培養,建立了水產動物細胞快速培養的方法和技術系統,30多種細胞的原代培養獲得成功,建立了20多種可連續傳代培養的細胞系,多數已傳至10代以上,且已經進行了液氮冷凍保存,細胞凍存后復蘇生長旺盛。目前,他們建立的來源于中華鱘、施氏鱘的肝臟、脾臟、腎臟組織細胞、來源于中華鱉的肝臟、脾臟、腎臟組織細胞以及來源與斑點叉尾鮰的腎臟組織細胞已經被用于其相關疾病的病毒病原分離工作。可以期待,不久將會取得有更多的研究成果或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