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至29日,按照農業部漁業局科技處統一安排,我所白遺勝研究員作為農業部漁業科技入戶示范項目(以下簡稱“項目”)專家組成員,與羅曉松助理研究員一道,到位于江西省的項目示范點——萬安縣與余干縣,就落實項目任務進行了實地指導。
江西省養殖水域遼闊,魚類資源豐富,漁業發展迅速。繼該省萬安縣加入項目之后,近期又新增了余干縣作為項目示范點,因此我所兩位專家的工作任務更加繁重。
在余干縣,在江西省水產專家組共同參與和該縣水產局全力配合下,我所專家審核了余干縣示范工程的技術方案,確定了以烏鱧和黃鱔為項目主導品種,以烏鱧和黃鱔的高產、高效技術,水質改良技術和疫苗免疫技術為主推技術。落實了該縣水產專家組6名成員和首席專家,聘請了25名技術指導員,并于27日對該縣專家和技術指導員進行了技術培訓。培訓內容為全國項目進展信息、水質人工調控、魚病預防與診斷技術。參與培訓的縣級專家、技術指導員和有關領導共計30多人。該縣參與示范面積6000畝左右,涉及10多個鄉鎮、500多養殖戶,具體示范戶正按項目要求加緊遴選。
在萬安縣,我所專家對項目的執行情況進行了檢查,并深入庫區100多只網箱,現場考察了正困擾該縣鮰魚養殖的網箱鮰魚病的發病環境,目鑒癥狀,鏡檢診斷。我所專家與該縣專家通力合作,初步診斷為細菌性柱狀病,現正采取防治措施。
為貫徹中央一號文件,農業部漁業科技入戶示范項目于今年3月正式啟動,我所白遺勝研究員為農業部項目內陸專家,主要負責湖北、江西和四川3省的4個示范縣的項目執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