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3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等單位共同完成的“稻田小龍蝦綠色高效養殖和質量安全控制關鍵技術與應用”成果在武漢通過了湖北技術交易所組織的成果評價。
評價專家組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桂建芳院士、湖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肖長惜研究員、武漢大學常劍波教授、華中農業大學劉春生教授、武漢市水產研究所艾桃山研究員、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溫周瑞研究員、華中師范大學趙浩斌教授組成。其中桂建芳院士任組長、肖長惜研究員任副組長。
“稻田小龍蝦綠色高效養殖和質量安全控制關鍵技術與應用”著力解決影響稻田小龍蝦養殖產業發展的細菌性病害和質量安全關鍵問題。在小龍蝦細菌性病害識別和控制方面,確證了小龍蝦“五月瘟”的主要病原,探明了“五月瘟”的流行特征,研發出基于生態調控和中草藥制劑的綜合防控技術,制定了稻蝦綜合種養技術規范水產行業標準。在小龍蝦質量安全方面,創建了稻田常見的吡蟲啉、二甲戊靈等45種農獸藥及其代謝物在小龍蝦體內及生產環境中殘留的15種檢測方法,探明了江漢平原稻蝦種養下小龍蝦體內主要殘留農獸藥種類及其來源,揭示了稻田使用吡蟲啉和二甲戊靈后在小龍蝦體內的代謝與消除規律,明確了小龍蝦的安全上市期,為稻田小龍蝦產品質量安全提供了技術保障。成果發表論文81篇,主編專著6部,獲授權發明專利8項,實用新型專利6項,軟件著作權18項,編制已發布的行業標準2項。成果已在湖北、湖南等10多個省市推廣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評價專家組審閱了相關技術材料,聽取了成果匯報,經質詢和討論,認為“稻田小龍蝦綠色高效養殖和質量安全控制關鍵技術與應用”成果總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一致同意通過成果評價。
長江所黨委書記陳大慶研究員、科技處鄭蓓蓓副處長和項目組成員參加會議。湖北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岳陽漁美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潛江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等單位參與完成了該成果。

評價現場

評價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