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學者合作利用物種分布模型(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預測大鯢未來棲息地變化取得重要進展。該研究團隊預測結果顯示未來氣候變化或將使大鯢適宜棲息地縮減過半。近日,相關研究成果以封面論文Future climate change will severely reduce habitat suitability of the Critically Endangered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Andrias davidianus發表于國際淡水生物學頂級期刊Freshwater Biology。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危起偉研究員與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梁志強研究員為論文共同通訊作者,日本東京海洋大學張志新博士為論文第一作者,中、日、意、葡等多國學者參與了該研究工作。
大鯢俗稱娃娃魚,為我國特有珍稀瀕危野生動物,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為極危物種,并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中。Nature曾發文警告全球氣候變暖將造成生物多樣性斷崖式下降。同樣,氣候變化對水生生態系統也會產生多重威脅,包括物種棲息地改變、生物多樣性喪失、種間關系改變等。研究未來氣候變化對大鯢適宜棲息地的影響程度,是制定針對性保護措施,更好地保護大鯢適宜棲息地的重要基礎。在研究氣候變化對物種棲息地適宜性影響方面,物種分布模型是一種有效且廣泛應用的方法。
基于2012~2018年野外調查發現的野生大鯢位點信息,研究團隊為該物種構建了物種分布模型,預測了當前及未來(2050年與2070年)氣候條件下大鯢適宜棲息地狀況。該模型具有較好的預測能力,顯示坡度、最暖月最高氣溫、最干燥月份降雨量是影響大鯢分布的關鍵因素。模型預測結果顯示未來氣候變化或將使大鯢適宜棲息地范圍縮減過半,并且棲息地分布呈現出往高緯度、高海拔遷移的趨勢。論文建議未來大鯢管理策略的制定應該考慮氣候變化因素,在未來新出現的適宜棲息地上可以考慮建立新的保護區。
本研究得到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201203086)與湖南省科技計劃項目(2013NK2007)經費資助。論文鏈接:https://doi.org/10.1111/fwb.13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