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過測定卵的直徑、卵粒質量、受精率和孵化率系列指標以及精子的激活率、快速運動時間和壽命系列指標對人工馴養子一代中華鱘配子進行質量評價,并通過該批受精卵孵出的子二代系列生長指標進行其發育狀況分析。結果顯示,子一代所產卵子形態飽滿,卵徑平均3.71 mm,小于自然繁殖群體。與歷年在本基地養殖的自然繁殖群體統計資料相比,其受精率( 60.1%) 和孵化率( 36. 8%) 處在中等偏下的水平。2012 年和2013 年的精子活力監測結果發現,子一代精子有效運動時間( 漩渦運動 + 快速運動) 均較野生群體高。表明子一代卵子質量較野生群體有所降低,而精子活力則較野生群體高。與歷年該基地集約化養殖系統培育出的子一代中華鱘相比,子二代的生長表現出顯著的階段差異性,其中仔魚階段生長較慢,稚魚和幼魚階段生長優勢則較明顯。研究表明,促進人工馴養條件下的子一代后備親魚性腺發育完善,以獲得較高質量的配子和子二代,對防止中華鱘種質退化至關重要。
柴毅, 龔進玲, 杜浩, 李羅新, 楊文杰, 危起偉. 中華鱘子一代配子質量及其子二代生長特征分析. 水產學報, 3 (03): 350-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