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是長江的旗艦物種,1988年被列為國家一級水生野生保護動物。近年來,由于人類活動影響,自然種群呈逐漸衰退趨勢,繁殖群體數量逐年下降,2010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將其評估為極危(CR)物種。人工養殖是中華鱘遷地保護的基礎。鱘魚免疫器官主要包括頭腎、胸腺和脾臟器官,免疫淋巴組織包括腦膜髓樣組織、心包組織、皮膚黏膜組織、鰓組織和腸道黏膜組織(尤其是螺旋瓣淋巴黏膜組織)等,鱘魚類免疫器官及組織的高度多樣性和良好發育是其免疫機制有效發揮的基礎。本文通過解剖學、組織學和分子生物學等方法研究了中華鱘免疫器官(頭腎、胸腺和脾臟)的早期發育過程和免疫基因細胞因子信號抑制因子1(socs1)的表達模式分析,將加深對中華鱘免疫系統的了解,豐富中華鱘免疫系統的基礎資料,為中華鱘苗種的健康養殖和疾病預防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