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鱘(Psephurus gladius),英文名Chinese paddlefish。隸屬于硬骨魚綱(Osteichthyes)、軟骨硬鱗總目(Chondrostei)、鱘形目(Acipenseriformes)、白鱘科(Polyodontidae)、白鱘屬(Psephurus)。白鱘最大個體體長能達7米,性成熟年齡在7-8歲。1989年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1996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極危級物種。分布在長江干流及部分支流和河口,每年3月至4月在長江上游產卵,具體的產卵位置至今還未明確。
據不完全統計,在1960-1980年間,白鱘的年捕獲量為75噸,由于人為活動的影響,此后的20年間(1981-2001年)資源量劇減,累計捕獲量為葛洲壩下158尾,長江上游宜賓江段44尾。最近兩次在長江捕獲到白鱘分別是在2002年12月11日南京江段和2003年1月25日宜賓江段。在南京江段捕獲的白鱘為雌性,全長3.3米,體重117千克,年齡大約在15-20歲,性腺已發育至第四期。經過本組人員的搶救后已逐漸好轉,但不幸的是在捕獲后的29天突然死亡。在宜賓江段捕獲的白鱘也為雌性,全長3.52米,經過及時搶救后重新放回長江,超聲波追蹤系統顯示這尾白鱘活動良好。目前雖然我們沒有能再捕獲到白鱘,但是通過我組人員在2006 -2013年間利用回聲探測儀對金沙江新市鎮至長江上游重慶600公里的江段進行的6次大范圍普查探測信號顯示,我們仍然相信長江中還有白鱘的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