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1998―2008年孵出的子一代(F1)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為材料, 研究了人工養殖中華鱘的繁殖生物學特征。結果表明: 年齡10~20齡的492尾人工養殖子一代中華鱘體重為30~169 kg, 體長為140~258 cm, 肥滿度為0.77~1.26, 體長(L)與體重(W)之間的關系式為W=1×10–5L2.9658(R2=0.9076, n=492)。74尾中華鱘性腺發育成熟, 成熟比例為15.04%, 成熟個體中雄魚體重[(60.73±14.53)kg]和體長[(172.27±13.46)cm]均小于雌魚體重[(88.39±29.14) kg]和體長[(193.37± 18.90)cm]; 雄魚最小性成熟年齡為10齡, 平均為(14.96±1.93)齡, 雌魚最小成熟年齡為12齡, 平均為(17.84±1.80)齡。雄魚催產成功率為76.36%, 精子快速運動時間為(49.11±13.38)s, 精子壽命為220.75±56.47)s; 雌魚催產成功率為57.89%, 產卵量為(13.43±6.79)萬粒, 卵徑(3.97±0.15)mm, 卵重(0.046±0.013) g, 受精率為(42.72±27.82)%, 孵化率為(51.61±32.41)%, 出苗量為(4.44±5.67)萬尾。與野生中華鱘相比,人工養殖中華鱘成熟個體體格、繁殖力和繁殖效果均有下降趨勢, 人工保種面臨挑戰。
羅江#, 杜浩#, 危起偉*, 張輝, 喬新美, 熊偉, 劉志剛, 冷小茜, 吳金平, 沈麗, 王成友, 吳金明, 張書環, 周瓊, 劉源, 王科兵. 瀕危中華鱘人工群體的繁殖生物學. 中國水產科學, 2020, 27 (3): 269-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