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確定中華鱘養殖基地一尾死亡子二代中華鱘(Acipenser sinensis)的病原,利用
傳統病原菌分離方法,從瀕死的中華鱘肝臟、脾臟和腹水中均分離到一株優勢菌EM,采用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構建系統發育樹并結合Biolog微生物自動分析系統進行鑒定,確定菌株EM為腦膜敗血伊麗莎白菌(Elizabethkingia meningoseptica)。進一步對健康子二代達氏鱘進行人工感染試驗確定其致病性;同時通過觀察患病子二代中華鱘組織切片分析其病理特征;并對菌株EM進行藥敏特性研究以期指導臨床用藥。結果顯示,感染子二代中華鱘肝臟、脾臟和腎臟組織中鐵血黃素沉積、實質性細胞空泡變性,溶血嚴重。菌株EM人工感染健康子二代達氏鱘,發現其對達氏鱘具有致病性,且從人工感染患病的達氏鱘肝臟中再次分離到相同的病原菌。藥物敏感性試驗表明,中華鱘腦膜敗血伊麗莎白菌對米諾環素、克林霉素、克拉霉素、麥迪霉素4種藥物敏感,對四環素、頭孢噻肟和頭孢西叮3種藥物中度敏感,對其余28種藥物不敏感,呈多重耐藥性。本研究首次發現腦膜敗血伊麗莎白菌可感染中華鱘,并對達氏鱘也具有致病性,并初步研究了病原菌的生物學特性、病理特征和藥物敏感性,以期為該病的診斷和防治提供理論依據。
中華鱘腦膜敗血伊麗莎白菌的分離鑒定及藥敏特性研究. 水產學報, 2018, 42 (1):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