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三至五年,鄂北300多萬人民可望告別缺水困擾。省水利廳昨接到水利部和省政府對《鄂北地區水資源配置工程規劃》的聯合批復,這標志著省委、省政府關于“從根本上解決鄂北地區干旱缺水問題”的決策部署取得突破進展。
工程總體方案為,以丹江口水庫為水源,從清泉溝輸水隧洞分水塔為起點,自西北向東南方向引水,線路穿越襄陽市的老河口市、襄州區、棗陽市,隨州市的隨縣、曾都區、廣水市,以及孝感市的大悟縣等地,終點為大悟縣王家沖水庫,總長約261.34公里。擬利用當地充蓄調節水庫19處,補償調節水庫13處。輸水工程渠首設計流量為36立方米每秒。
根據總體方案,2030年水平年清泉溝渠首多年平均引水量13.98億立方米,其中唐西引丹灌區多年平均引水量6.28億立方米,鄂北受水區引水量7.70億立方米,生活、工業供水保證率在95%以上,農業灌溉保證率70%~80%。經初步匡算,工程靜態總投資為163億余元。
水利專家指出,這是解決鄂北地區生存發展需要的戰略工程、民心工程,將徹底打破我省水資源分配南多北少的格局,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平衡發展。(來源: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