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西寧9月22日電 (趙凜松)“13年封湖育魚已經取得階段性的成果,目前青海湖裸鯉的總量已經達到33000多噸。”9月22日,青海裸鯉救護中心辦公室主任柴長凱說。
青海湖裸鯉是青海湖中唯一的水生經濟動物,又稱之為“湟魚”,2004年在《中國物種紅色名錄》中列為瀕危物種。
青海湖是中國面積最大的內陸咸水湖泊,它以巨大的水體與流域內的天然草場共同構成了阻擋西部荒漠風沙向東蔓延的生態屏障,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場所。
柴長凱說,進入新世紀以來,青海省政府經過連續13年對青海湖實行封湖育魚,目前已經取得階段性的成果。
據了解,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與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科技人員此前在青海湖水域利用水下聲納探測儀,開展青海湖裸鯉種群資源量探測工作。經過計算,青海湖裸鯉資源蘊藏量達到33569噸,較2001年增加了3萬余噸,增長了13倍。
“青海湖裸鯉由于其特殊的生存環境,生長速度十分緩慢,每10年大約增重0.5公斤,繁殖能力較低,種群更新時間較長。2005年監測表明青海湖裸鯉數量為2500多噸,雖然增長明顯,但是目前青海湖裸鯉總量也才是原始蘊藏量的11%”,柴長凱說,青海湖裸鯉原始蘊藏量曾經達到32萬噸。
裸鯉數量的增長和政府封湖育魚、人工放流以及加大制止偷捕的力度密不可分。
2002年起,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開始人工增殖放流裸鯉。截至目前,該中心已累計在泉吉河、沙柳河向青海湖放流約7450萬尾1+齡裸鯉魚苗。
“根據統計,增殖放流對青海湖漁業資源的貢獻率達22.3%。”柴長凱說。(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