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陜西省水產研究所在寶雞市太白縣石頭河一級支流白云峽水域,開展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秦嶺細鱗鮭人工標記增殖放流試驗,共放流苗種310尾。據悉,此次在太白縣開展的秦嶺細鱗鮭人工標記放流活動在陜西省還尚屬首次。
秦嶺細鱗鮭又名梅花魚,是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已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其對生存環境要求較高,主要生活在水流湍急、水質清澈、秦嶺地區海拔900米~2300米的山澗溪流中。太白縣白云峽水域是石頭河流域一條大的支流,境內資源量豐富,水源保護的好,是秦嶺細鱗鮭生長、繁育比較好的流域。
此次放流的秦嶺細鱗鮭苗種,全部采用PIT芯片進行標記,苗種的放流時間、放流時的身體情況以及體長、體重、聯系方式等數據都將記錄在芯片上,無論這條苗種游到何方,身體里的芯片都會帶著它的資料,芯片也就成了這條苗種的“身份證”,以便于及時跟蹤掌握放流苗種的生長繁育情況,回捕了解其在野外環境的適應能力,估算統計種群數量。(來源: 中國農業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