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來看,水產飼料企業或許面臨國內畜牧企業的內部瓦解,和跨國企業的外部侵襲,原有的市場競爭格局可能被打破。在飼料行業整合進程中,不論大小企業,只要具有成長性,都可能迎來發展,對于有能力的行業參與者而言也是。
水產與畜牧這兩個涇渭分明的行業,隨著飼料企業的相互摻和也產生了一定的交際。前不久的一次水產圈子外的交流會上,大北農集團一位高層私下稱,大北農對水產飼料市場勢在必得,計劃3-5 年內將水產料做到全國前三,這就意味著原本水產飼料業的競爭格局會被打破。
可能有人會說,大北農的優勢在豬料市場,水產與之各有市場特點,并不一定能延續優勢。但需要看到,作為目前市值最高的上市農牧企業,大北農最不缺的是錢。所以大北農的做法很簡單,你有能力有項目,那我來出錢組建公司,而且不涉足具體管理,只看財務報表。大北農以相對自由的創業平臺的價值觀,不難吸引一批想做老板的企業中高層跟隨,也可能會導致水產飼料企業現有的雇傭機制發生改變;否則,很可能徒做嫁衣。前段時間鬧得沸沸揚揚的海大高層出走后,與新希望六和合作成立新企業,或許可以說明些什么。
不過,新希望六和對進軍水產飼料行業的態度雖然很明確,但動作不夠利落。新希望六和總裁陶煦接受采訪時說,集團在雞料業務上的產能已經飽和,下一步會重點做豬料和水產料,而集團對豬料更有把握一些,會先在豬料上發力。水產料何時重點來推,還沒有一個具體的時間列表。
另一方面,有投資機構詢問中國水產飼料行業中,哪些企業經營得比較好,這確實令人好奇投資機構在此問題上的目的是什么。交流后對方告知,現在有一些跨國企業包括原料供應商想進入或進一步開發中國水產飼料市場,計劃收購一批中國飼料企業來達成布局,唯一的要求是要控股。可以看到,跨國企業也有意投身參與中國飼料行業的整合,以便從中尋找機會。只是,并不清楚這些跨國企業看重中國市場,是出于戰術考慮還是戰略考慮,前者會以短期獲利為需求點,不足為慮;后者則會長遠考量,慢慢滲透。
對于水產飼料企業,原本業內的競爭逐漸轉變為內外夾擊,而且這種趨勢只會愈演愈烈,如何攻守?有一個基本點,水產飼料企業或許需要轉變以往關注于經營管理和技術開發等方面的思路,加大精力在人力資源,首先打造一個不至于被內部瓦解的精英團隊,然后再謀事。(來源:中國水產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