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訊(記者何紅衛)瞄準“雙千億”生態產業,湖北吹響現代漁業號角。日前,湖北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快現代漁業發展意見》。意見提出,到2017年,全省養殖面積穩定在1000萬畝,漁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水產品加工與流通服務業產值突破1000億元,力爭建成全國現代漁業的先行區和示范區。
湖北省得水之先,占水之優,2013年全省淡水產品總量達410.38萬噸,連續18年保持全國第一,出口量連續五年位居全國第一,其中小龍蝦養殖產值達到121.6億元,首破百億大關。為進一步加快水產業發展步伐,《意見》提出了翔實的推進措施:到2020年,全面改造升級560萬畝池塘,重點建設50個高標準現代漁業示范區,建成20個國家級原良種場,25個現代漁業種業示范場,10家年苗種銷售額過200萬元的現代苗種企業;建成500個高標準健康養殖示范場;建成50個以上國家級休閑漁業示范基地;力爭省級以上水產龍頭企業超過100家。
為確保目標實現,一系列扶持政策隨之出爐。比如省級財政在維持對水產業現有投入不變的基礎上,確保各項扶持資金落實到位。新增省級支農資金向水產業傾斜。繼續將漁業納入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支持范圍,通過競爭性立項,加大對現代漁業示范縣扶持力度。各級財政要積極籌措資金,支持現代漁業園區、苗種繁育、品牌培育、質量安全、漁業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等建設;各級發展改革部門要加強政策支持,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加大投資力度;商務部門要整合政策,支持建設水產品出口基地等。
湖北省水產局局長李勝強表示,湖北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加快轉變漁業發展方式,優化漁業經濟結構和產業布局,全面提升漁業組織化、規模化、標準化、集約化、信息化水平。到2020年,漁業生產結構和布局優化,基礎設施完善,科技支撐能力強,一二三產業協調融合發展,形成生態良好、生產發展、裝備先進、產品優質、漁民增收、平安和諧的新格局。(來源: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