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16個省(區)、200個養殖漁情信息采集定點縣、790個采集點、6000多個采集終端,1月~5月上報養殖漁情數據,結合有關生產調研情況,對2014年上半年養殖漁情分析如下:
上半年養殖漁情分析
養殖水產品出塘量和出塘收入總體同比略減,出塘量減幅小于出塘收入減幅;大宗養殖品種出塘量和出塘收入總體保持平穩,中高價位養殖品種出塘價格同比下跌,出塘收入同比減少;生產投入同比減少;苗種投放穩中有增。總體上看,上半年大宗養殖品種生產形勢保持穩定,中高價位養殖品種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養殖生產結構調整進一步深入。
(一)大宗養殖品種出塘量和出塘收入總體保持穩定,中高價位養殖品種出塘收入同比顯著減少
1月~5月,全國采集點出塘總量7.21萬噸,同比減少6.39%;出塘收入12.43億元,同比減少13.07%。在產量權重超過1%的17個大宗養殖品種中,雜色蛤、扇貝、南美白對蝦、海帶、克氏原螯蝦、青魚、草魚、鳙魚等8個品種出塘量同比增加(表1),其他9個品種同比減少,大宗養殖品種出塘量和收入總體保持穩定;在產值權重超過1%的24個養殖品種中,草魚、南美白對蝦、青蝦、雜色哈、中華鱉、扇貝、鱖魚、羅氏沼蝦、青魚等9個品種出塘收入同比增加,有15個品種出塘收入同比減少(表2)。特別是黃鱔、海水鱸魚、大菱鲆、大黃魚、半滑舌鰨、日本對蝦、梭子蟹、青蟹、皺紋盤鮑、海參等中高價位養殖品種出塘收入同比顯著減少。
分品種看,重點監測的41個養殖品種中,有12個品種出塘量和出塘收入均同比增加;21個品種出塘量和出塘收入同比均減少;6個品種出塘量增加,出塘收入減少;2個品種出塘量減少,出塘收入增加。大宗淡水魚類中,草魚、青魚出塘量和出塘收入同比增加;鯽魚出塘量同比增加,出塘收入同比略減;鰱魚、鳙魚、鳊魚出塘量和出塘收入同比小幅減少;鯉魚出塘量和出塘收入顯著減少,減幅近40%。淡水名優魚類中,鯰魚、鱖魚由于去年存塘量大,今年上半年集中出塘,出塘量和出塘收入同比增大;其他品種出塘量和出塘收入均同比減少。海水魚類中,海水鱸魚、大菱鲆出塘量同比增加,但由于出塘價格下跌,出塘收入同比減少;大黃魚、半滑舌鰨出塘量和出塘收入均顯著減少。蝦類中,克氏原螯蝦、南美白對蝦出塘量和出塘收入同比顯著增加;羅氏沼蝦、青蝦出塘量同比減少,但由于出塘價格上升,出塘收入同比增加;日本對蝦出塘量和出塘收入同比減少。蝦類總體出塘形勢較好。蟹類中,河蟹、青蟹、梭子蟹出塘量和出塘收入同比減少。貝類中,蝦夷扇貝、雜色蛤出塘量和出塘收入同比增加;皺紋盤鮑、蚶出塘量增大,但由于出塘價格下跌,出塘收入同比減少;牡蠣、蟶出塘量和出塘收入同比減少。藻類中,海帶出塘量和出塘收入同比增加;條斑紫菜出塘量同比增加,但出塘收入同比減少;壇紫菜由于去年臺風影響,主產區投苗較少,出塘量和出塘收入顯著減少。其他類中,中華鱉出塘量和出塘收入增大,但出塘量增幅大于出塘收入增幅;海參出塘量和出塘收入同比減少。詳見附表。
(二)大宗淡水魚類綜合出塘價格總體平穩,蝦類綜合出塘價格同比上漲,中高價位魚類、貝類、蟹類、藻類綜合出塘價格下跌。 重點監測的41個養殖品種中,有15個品種綜合出塘價格上漲,26個品種出塘價格下跌。中高價位養殖品種出塘價格多數下跌。
1.大宗淡水魚類綜合出塘價格總體平穩。從1月~5月綜合出塘價格看,青魚、草魚、鳙魚、鯉魚出塘價格同比上漲,漲幅在3%以內;鰱魚、鯽魚綜合出塘價格同比下跌,跌幅在8%以內;鳊魚綜合出塘價格同比下跌11.4%(表3)。大宗淡水魚類綜合出塘價格總體保持平穩。從價格走勢看,大宗淡水魚類出塘價格自去年7月~8月達到近年高位以后不斷走低,今年3月~4月跌至近年最低,但4月~5月大宗淡水魚出塘價格出現反彈回升跡象,如鯉魚、鰱魚、鳊魚5月出塘價格分別達到11.25元/千克、5.38元/千克、11.13元/千克,環比增長36.40%、18.08%、14.43%。
2.淡水名優魚類綜合出塘價格多數下跌。從1月~5月綜合出塘價格看,鯰魚、黃顙魚、鱒魚、黃鱔、鱖魚、烏鱧綜合出塘價格下跌,跌幅在2%~25%,其中,黃鱔出塘價格跌幅達24.48%;斑點叉尾鮰、淡水鱸魚、羅非魚等綜合出塘價格同比上漲,漲幅7%~25%(表4)。從價格走勢看,黃鱔、鱖魚、鱒魚等價位相對較高的品種上半年出塘價格同比下跌明顯,但斑點叉尾鮰、羅非魚等價位相對較低品種,上半年出塘價格回升。(來源:中國漁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