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mswic"></tr>
  • 簡體 繁體

    行業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動態 > 正文

    魚類品種銳減水質下降 渤海四季漁歌何時再現?

    作者:來源:辦公室 發布日期:2015-04-23 00:00字體大小:【】【】【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是資源的寶庫。二十多年前,曾經富饒的渤海,寂靜、湛藍,海邊漁村百姓世代以漁為生。可如今,眼前的這片海已經日漸貧瘠。

      有重要經濟價值的魚類品種從30多種減少到10種左右

      4月15日,在這個本應是捕魚的黃金季節里,河北省黃驊市的南排河中心漁港旁,漁民任月連赭紅的臉上寫滿了無奈。

      任月連是黃驊市南排河鎮小辛堡村村民,他清楚地記得上世紀80年代自己和父輩們在海上捕撈的情景。“那時候,一年四季都不閑著,捕完毛蛤蜊捕螃蟹、捕完螃蟹捕鯧魚、捕完鯧魚捕鲅魚、捕完鲅魚捕海蜇……往海里一看就一群一群的魚,一網下去拉上來幾百斤大對蝦,近一米長的黃鲇魚、大鲅魚到處都是。”

      如今,這片熟悉的大海里已經“沒貨了”。任月連說,現在渤海灣可捕撈達產的捕撈種類只有生存能力較強的皮皮蝦、螃蟹等極少數品種,傳統漁業特產帶魚、黃花魚、鰳魚、真鯛、野生牙鲆、野生河鲀等幾乎絕跡。

      數據顯示,渤海漁業資源已由過去的95種減少到目前的75種。其中,有重要經濟價值的魚類品種從過去的30多種減少到目前的10種左右。最近20多年,黃魚、鲙魚、鰳魚、銀鯧、帶魚等渤海久負盛名的經濟品種以及低值的毛蝦、毛蚶等資源已經相繼枯竭,主要經濟品種已長期形不成魚汛。

      渤海曾是我國四大漁場之一,曾被譽為“聚寶盆”、“漁業搖籃”,是整個北方海洋漁業資源的源頭。漁業專家估計,如今渤海的海洋生物資源已經比20年前減少近50%。

      逐利捕撈和水質不斷下降,讓渤海灣日益不堪重負

      據介紹,上世紀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我省海洋捕撈業從風船漁業向機船漁業轉型,捕撈強度隨著機械化程度提高迅速增長,當時漁業管理追求的是產量,強調“增船增網、多捕多撈”,很少考慮資源保護問題。

      此后的20多年里,各地捕撈能力普遍增長3—5倍,拖網作業和定置作業競相發展,漁場作業由季節性生產轉向全年追捕,高價值魚類的產卵和越冬群體被大量捕撈,海洋食物鏈遭到嚴重破壞。

      據專家估測,如今,渤海作業漁船捕撈強度已超過生物資源再生能力2—3倍。漁民為了追求產量和效益,漁船越造越大、漁網越下越長、網目越織越密,使得資源衰退與過度捕撈形成了惡性循環。地方政府及漁政管理機構由于執法力量有限和出于民生角度考慮,最小網目尺寸、最低可捕標準、幼魚比例檢查、取締“三無”漁船等資源保護措施執行起來大打折扣。

      在這樣的情況下,漁業資源就成了“公地”:它有許多擁有者,他們中的每一個都有使用權,但沒有權力阻止其他人使用,而每一個人都傾向于過度使用,從而造成漁業資源的不斷減少。

      此外,水質的不斷下降和沿海工程的建造也成為影響漁業資源的因素。

      海洋生物的產卵育幼場、索餌場集中分布在河口附近以及近岸海域,隨著海洋經濟發展,政府推進港口、濱海工業區建設,填海造地、航道清淤、油氣開發、工業拋廢,占用了大量近岸海域,這導致潮汐潮流改變、海區底質被破壞等,致使周邊海域的漁業利用價值降低。

      渤海是半封閉的內海,每年大量污水入海,由于棲息地水質變劣,一些以潮間帶和淺海為棲息地的貝類生存條件已經不復存在。調查結果顯示,我省Ⅰ類、Ⅱ類水質海域已不足60%。

      嚴格保護制度,實施耕海牧漁,盡早恢復漁業資源

      為了緩解渤海的漁業資源壓力,從2004年開始,我省每年都要組織蝦、蟹的放流行動。1995年開始,我省實行伏季休漁制度,效果逐漸顯現。實施放流、伏季休漁制度之前,對蝦每年的產量只有幾噸,現在對蝦的年產量能夠穩定在1500多噸的水平。

      從多年的管理實際來看,壓縮近海捕撈能力,最大的難點在于漁民缺乏生活出路。漁業專家建議加大對漁船改造、網具更新和漁民轉產轉業支持力度。同時,漁業執法嚴格執行漁船“雙控”、建造審批、捕撈許可制度,控制海洋捕撈強度。同時,商港和漁港的港池、航道、錨地,劃定常年休漁海域,以確保渤海漁業資源盡早恢復。

      針對水質下降問題,相關專家建議,我省應建設省、市、縣三級海洋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對海洋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進行常態化監測并實行污染總量控制措施;建立漁業資源生態補償先行賠付機制,落實好資源補償措施;制定海域環境修復方案,在河口和濱海電廠、堿廠、煉油廠、鋼廠排水口周邊,建立環境監測點,營造以人工藻場為主的凈水復合生態系統。

      嚴格措施保護海洋漁業資源的同時,耕海牧漁的一些辦法也逐漸被采用。

      2013年,省政府《關于促進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2014—2020年,省級每年投入專項資金7000萬元,用于海洋漁業安全保障體系、海產品質量安全保障體系、現代水產種業體系、海洋生物資源養護與生態修復工程建設。這是近30年來唯一以省政府名義出臺的支持漁業全面發展的文件,有力推動了全省現代漁業建設。

      海洋生物資源具有洄游性和隱蔽性的特點,需要長期性、連續性的資源調查做基礎。漁業專家建議,要組織大型科研機構、專業海洋院所廣泛開展海洋漁業資源調查,對資源蘊藏量、可捕量、種群變化及其與餌料生物關系做長期監測和研究,為今后合理放苗、限額捕撈、渤海漁業資源的恢復提供足夠的科學依據。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擬在黃驊投建北方水產種業工程中心,項目建成后,黃驊將實現水產品研發-養殖-加工-銷售的全新產業格局,也將為我們的增殖放流提供基礎數據和研究成果。”黃驊市水產局辦公室副主任仝雅東介紹。(來源:河北日報)

     

    上一篇:日本學者為保護鰻魚 首次探明該魚類行為模式 下一篇:日本學者為保護鰻魚 首次探明該魚類行為模式

    打印本頁

    精品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性高朝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无码之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肉丝袜久久|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 91久久精品视频|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2| japanese乱人伦精品|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小草 | 国产精品小黄鸭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免| 国内精品免费久久影院| 国产a不卡片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久牙蜜区| 久久人搡人人玩人妻精品首页|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午夜成人精品福利网站在线观看 |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 laowang在线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k频道在线看|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国模私拍| 国产精品久线观看视频| 精品国精品国产自在久国产应用 | 狠狠综合视频精品播放| 国产精品三级av及在线观看| 欧洲精品无码成人久久久| 四虎亚洲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漫画| 2020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丝袜久久久久久不卡|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国产精品制服丝袜| 日韩精品免费一级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网站| 午夜精品福利视频|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日本一卡精品视频免费| 久久国产免费观看精品3| 亚洲网红精品大秀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