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齊齊哈爾市農業農村局堅持以生態養殖為切入點,走“以漁護水、以漁富民”的產業發展之路,使漁業由傳統的養殖投喂方式逐步向綠色、生態、安全、無毒、高效的方向發展。采取“穩水面、提標準、增新品、強服務”的發展理念推進生態漁業健康發展。今年上半年,全市水產品產量達到1.67萬噸,實現產值3.2億元,同比增長5.5%。
穩水面。堅持從保護和拓展水產養殖空間角度入手,嚴格落實國家關于養殖水域灘涂規劃制度要求,著力將養殖區、限養區、禁養區工作落到實處,組織開展了重要養殖水域灘涂保護調查研究,并按照制度推進落實,確保合法的水產養殖水域受到法律保護;積極開展水域灘涂養殖發證登記工作,進一步完善水產養殖證制度,全面實行水域灘涂養殖許可證。目前,全市水產養殖面積穩定在60萬畝以上。
提標準。積極鼓勵養殖合作社結合實際擴大養殖規模,提高養殖標準,拓展服務范圍。根據漁業散養戶需求提供各種漁業養殖技術服務,開展代養、代繁、代銷、代收、代運等服務,充分發揮大型漁業合作社的作用。同時,支持養殖規模較大的合作社組建漁業養殖公司,創新產品,延伸產業鏈、供應鏈,提高市場競爭力。截至目前,全市漁民專業合作社19個,家庭漁場67個,養魚大戶40戶。全市休閑漁業經營主體110家,目前休閑漁業已實現產值1217萬元。
增新品。積極開展“企研、校農”兩種合作模式,抓住關鍵技術。在企研合作上,泰來縣碩糧農業公司與黑龍江水產研究所合作,建設蝦苗培育大棚26棟(10400㎡);襄畫農業與哈爾濱農科院合作,建設蝦苗培育大棚9棟(2800㎡)。在校農合作上,省農科院與我市的富裕縣、泰來縣、梅里斯區等農戶建立了合作關系,由政府給予扶持,農戶提供蝦蟹育苗棚,農科院全方位技術指導,開展適宜東北養殖的“寒地小龍蝦”培育。兩種模式為全市發展稻漁、稻蝦綜合種養提供有力支撐。2024年,全市稻漁綜合種養面積23.1萬畝,其中稻魚18.3萬畝、稻蟹3.78萬畝。
強服務。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緊緊圍繞著綠色養殖這條主線,深入開展水產養殖科普下鄉活動,對水質調控、生產管理、苗種質量、病害防控、生產安全等方面進行現場指導培訓,培訓基層技術人員及養殖場戶500余人次。同時,加強漁業監管,農業農村部門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各負其責,農業農村部門負責養殖技術指導、非法捕撈,公安部門負責國家保護水生動物銷售運輸,市場監管部門負責養殖投入品安全監管和水產品質量安全等,形成了部門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保障了生態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