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晉城4月11日電 題:探訪太行山中的三文魚基地 年產量800噸
作者 楊杰英 楊佩佩
隨著太行山“三文魚”的火爆出圈,山中“海之味”成為網絡熱門話題。大山深處是如何養三文魚的呢?
近日,記者前往山西省晉城市沁水縣,探訪小山村養殖三文魚的故事。
在鄭莊鎮張峰村,順著環湖大堤望去,村民們正在忙著喂魚、分魚池。
這里是山西沁澤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經營的三文魚養殖基地,也是華北地區最大的冷水魚養殖基地。
“三文魚養殖對水質的要求很高,必須是活水。”山西沁澤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進富介紹,張峰村養三文魚的水域屬于大山深處的沁河,水質清澈、富氧、水溫適宜。
經過專家實地調查,得出“這里是三文魚養殖的理想之地”的結論時,胡進富的信心更足了。
在當地相關部門的扶持政策下,三文魚養殖基地終于建了起來。“三文魚對養殖環境要求非常嚴苛,而技術問題也是一個坎。”胡進富說,有了技術人員的幫助,養殖比較順利。
“三文魚的成長周期是三年,在成長過程中慢慢變大,要進行分池,有43個標準化成魚池?!焙M富說,魚卵回來要在孵化車間孵化,等三個月后,三文魚長到7克左右時,分到第一個魚池;長到20克時再分到下一個池,依次往下分,依次分完43個魚池。三文魚體重達到3.5公斤左右時,即可上市。
經過幾年的發展,胡進富的三文魚養殖基地年產成魚達到800噸,年實現銷售收入4000余萬元,實現凈利潤800余萬元。同時,通過“公司+基地+貧困戶”的模式,帶動4個鄉鎮18個村253戶516人走上致富路。
“自從來了基地,我的收入翻倍,一年能掙6萬元?!睆埛宕宕迕窈罱茉谌聂~養殖場負責三文魚的飼喂和看護工作。
鄭莊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田志剛表示,三文魚養殖基地位于百里沁河經濟帶上游區域,緊鄰太行一號旅游公路。三文魚產業的發展,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壯大了農村集體經濟,已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
如今,當地大力發展全產業鏈,逐步形成養殖、加工、冷鏈運輸為一體的三文魚產業。從養殖基地出發12小時內,新鮮的三文魚就能端上北京、上海、太原、南京、鄭州等城市消費者的餐桌。
鄭莊鎮鎮長田李強告訴記者,在沁澤農業的帶動下,沿沁河兩岸成長起建禾漁業、蒲公英藥茶、順世農莊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成為帶動該鎮鄉村振興的富民產業。
“現在我們的三文魚供不應求,許多經銷商都會提前預訂?!焙M富說,下一步,將繼續擴大養殖規模,不斷延伸產業鏈,高質高效發展三文魚養殖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沁水縣副縣長龐雅亮表示,三文魚養殖項目開創了北方冷水養殖的先河。同時,該項目為當地農業企業的發展樹立了一個標桿,在企業做大做強與助推鄉村振興方面探索出一條新路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