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舟山1月31日電 (方堃)素有“東海魚倉”美譽的浙江舟山,漁業發展史可謂波瀾壯闊。百年漁港沈家門,是中國最大的天然漁港和海產品集散地、世界三大漁港之一,早在二十世紀初,已作為專業性漁港著稱中外。
舟山水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歷來享有盛譽,以舟山群島為中心的東海漁場擁有魚類500余種,蝦類70余種、頭足類20余種。全國最大的原產地魚類批發市場——中國舟山國際水產城,也坐落于此。
中國舟山國際水產城有“中國第一魚市”之稱,于1989年鳴鑼開市,占地35萬平方米,建筑20萬平方米,漁港岸線1200米,500噸級以上浮動泊位18座。
“場內有固定水產批發商660家,各類配套服務經營單位、客商300多家,來自全國各地的交易商逾4000家,市外常駐水產城的客商代表有300余人?!敝袊凵絿H水產城黨委副書記陳宏力如是介紹。
從零散到成規模成體系,從小舟成長到巨輪,如今這里成為年交易額超200億元的國內海鮮批發零售領頭羊。
數據顯示,中國舟山國際水產城年交易各類水產品30萬噸以上,輻射到全國20多個省(市),其中30%交易水產品出口日本、韓國等東南亞、歐盟國家以及港、澳、臺地區,是集鮮、活、凍、干水產品交易于一市,旅游、購物、嘗鮮于一體,產供銷一條龍的大型產地專業水產品批發市場。
近年來,在共同富裕戰略引領下,中國舟山國際水產城進一步從漁業生產交易實際出發,圍繞“一條魚”全產業鏈,不斷完善市場管理機制,積極嘗試數字化轉型,擴大漁業文化影響力,逐步探索出一條獨特的漁業共富之路。
日前,記者走進中國舟山國際水產城的“一條魚”直播共富工坊,各家店鋪的工作人員正通過線上直播平臺,向網友展示剛從碼頭拿來的新鮮魚貨。
“一條魚”直播共富工坊是舟山一家浙江省級電子商務產業示范基地,通過搭建“電商+企業+漁船”黨建聯建平臺,帶動工坊內的水產電商與部分捕撈漁民、物流企業建立合作關系,解決水產流通中存在的產品質量不穩定、發貨不及時、產銷聯動不足等問題。
“目前,‘一條魚’直播共富工坊已有27家舟山水產電商企業入駐,聯動相關漁船100余艘,培育出阿宋、鬧媽等本土直播達人,年直播近9000場,年交易額可達8億元,帶動就業2000余人?!标惡炅︻H為自豪地向記者介紹。
這顛覆了從前船來船往、千帆林立、人聲鼎沸的線下魚市交易場面,舟山海鮮正乘著數字化改革的春風,通過直播間、網購走入千家萬戶。
據了解,2023年,舟山國際水產城實現水產品交易100.09萬噸,交易額達200.08億元。其中,梭子蟹年交易量22萬噸,約占全國總產量的55%;帶魚年交易量10萬噸,約占全國帶魚產量的10%。(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