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mswic"></tr>
  • 簡體 繁體

    行業動態
    當前位置: 首頁 > 行業動態 > 正文

    “長江第一城”有這樣一群義務喂魚人

    作者:來源:成都商報電子版 發布日期:2024-01-17 16:24字體大小:【】【】【

      這是一個發生在四川宜賓長江邊上“人魚情未了”的故事。

      “體長1.8米左右,體重目測超過100斤。”2024年1月8日,談起長江里近年出現的“大家伙”,宜賓市翠屏區公安分局退休民警秦杰如數家珍,雙手比劃著一條野生大鯢(俗稱“娃娃魚”)的長度,還給它取了一個可愛的名字:“哆哆”。不止“哆哆”,秦杰和朋友們還和另外4條野生“娃娃魚”,結下了“不解之緣”。

      四川宜賓三江匯流,金沙江、岷江在這里匯流而成長江,又被稱為“長江第一城”。自從長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后,退休的秦杰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就成為了長江邊上的義務“喂魚人”,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之一就是收集菜葉和水果等來到江邊切碎喂食魚群。他們還組建了一個“愛心觀魚寵魚協會”,目前已有36名成員。

      2019年12月,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332個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自2020年1月1日0時起,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長江干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以外的天然水域,最遲自2021年1月1日0時起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這也意味著,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

      隨著2024年新年到來,長江“十年禁漁”進入第四年。在長江宜賓段,已出現個體碩大的各類魚群,包括鯉魚、草魚、江團乃至長江鱘(達氏鱘),少則上百條重千斤,多則整個魚群重達四五噸!

      “以前喂紅嘴鷗,現在喂長江魚。”因野生魚群大量出現,宜賓合江門還成為“網紅打卡地”,人們從全國各地趕來觀魚賞魚喂魚,高峰時一天多達三四萬人,宜賓翠屏區不得不對該區域實施“限流”,以保證游客安全。

      “你看這里魚躍鳥飛,江里是成群結隊的魚,岸邊是成群結隊的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是千百年來長江從未出現過的景象。”宜賓市敘州區農業農村局漁政執法隊員權紅感慨地說。

      01

      這群義務喂魚人 他們建群來投喂長江魚

      每天早上起來收拾停當,63歲的秦杰就會帶上麻袋出門。他先來到附近的菜市場,撿拾菜販們不要的菜葉,再找到水果攤低價盤下賣不掉的蘋果、香蕉等水果,然后扛著重達六七十斤的麻袋前往長江公園,開啟一天的“喂魚時間”。

      四川宜賓三江交匯,金沙江、岷江在此匯流而成長江,素有“長江第一城”之稱,城區形成三江六岸獨特地貌。當地政府規劃建設的長江公園,位于長江南岸敘州區境內,上游起點為金沙江石門子,下游止于長江大溪口,全長約10公里,成為宜賓市民休閑、鍛煉、親水的首選之地。

      秦杰喂魚的區域,就在長江公園水幕電影和金沙江戎州大橋之間,他和朋友們為這個地方取了一個有趣的名字—— “夏威宜”。一張折疊小方桌、一把折疊椅、一把菜刀、一塊菜板,就是秦杰喂魚的全部家當。將所有物件擺放整齊后,他系上圍裙,開始切菜和水果。長江里,魚群似乎聽到熟悉的聲響,慢慢浮現在水面……

      “這里的魚以草魚為主,還有少許鯉魚、黃辣丁等。”秦杰告訴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為了方便魚群進食也避免污染水體,他們要把菜葉和水果切碎投喂,否則菜葉可能還沒被魚吃到就被沖走了。得知秦杰是專門在此喂魚的熱心市民,一位前來觀魚的大姐也主動幫他切了1個多小時的菜葉和水果,“手都切軟了”。

      秦杰拉了一個喂魚的微信群,名為“宜賓三江愛心觀魚寵魚協會”,目前已有36名群友。很多外地游客誤以為秦杰是在江邊售賣喂魚的菜葉,常有人來詢問價格,但秦杰告訴他們:“都不要錢,你們抓來喂就是。”隨著人們將菜葉拋進長江,魚群在江面上翻起一陣陣浪花,不少鳥兒也在低空飛翔,呈現出“鳥飛魚躍”的江面一景……

      秦杰的家,距“夏威宜”有點遠,中午他要回家吃飯,下午再來。每天往返4趟。他說這相當于鍛煉身體。“我來喂魚,也是一種放生。”除了他們在江邊喂魚,還有另外一些人在晚上12點來喂魚,將發酵好的玉米一桶桶倒進長江。記者了解到,目前,在宜賓敘州區、翠屏區、三江新區的長江邊,已出現多個長江魚投喂點。

      02

      5條野生“娃娃魚” 從此和他們結下緣分……

      也許是機緣巧合,秦杰從警生涯的最后幾個月,投入了旨在保護長江水生生物的禁漁工作,多次參與銷毀漁船漁具、打擊非法捕撈等行動。在他退休后3個月,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實際上,早在“十年禁漁”的第一年冬天,效果就已有所顯現。在長江宜賓合江門等水域,大量紅嘴鷗從西伯利亞飛來過冬。市民開始對紅嘴鷗投喂面包、饅頭,成為城市一景。退休后的秦杰閑暇時也會去江邊喂海鷗。“人們投喂的面包等,總有些要掉進江里,被魚吃掉。”也許是慢慢發現合江門好覓食,江里的魚群開始群聚而來。

      長江曾經有著豐富的漁業資源,但長期的過度捕撈,也讓長江魚類面臨著種群危機。正如原長江漁民、現宜賓市敘州區漁政巡護隊隊長梁多崗回憶:“2010年以后,長江漁民能打到的魚逐漸變少。”

      “今天能看到長江里大量成群結隊的魚群,得益于禁漁政策和措施。”宜賓市敘州區農業農村局漁政站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金沙江向家壩庫區開始建設后,相關部門和單位每年舉行人工增殖放流活動,大量長江特有魚類被放流長江,但這些舉措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長江生態脆弱的狀況,直到國家全面啟動長江“十年禁漁”。

      2023年12月中旬的一天,秦杰和幾個喂魚愛好者坐在長江公園的護欄旁切菜葉。當他起身往護欄下方的淺水區一看,突然發現一大一小兩條“娃娃魚”前肢趴在堡坎上,身體直直地露出腦袋。“不知它們是在曬太陽,還是在‘偷聽’我們說話等待喂食。”他們隨即投喂蔬菜、水果,但“娃娃魚”們根本不吃。秦杰這才想起,大鯢是肉食性動物。于是,他趕緊跑到附近農貿市場買來幾斤豬肝剁碎投入江中,兩條“娃娃魚”馬上活躍起來,很快把豬肝吃得干干凈凈。秦杰說,兩條“娃娃魚”很可愛,吃完了還沖他直搖尾巴。

      通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秦杰發現游過來吃肉的“娃娃魚”共有5條。秦杰和朋友們給它們一一取了名字:“肉肉”,重約40斤,黃色,背部有網球大黑斑數個,性格調皮;“胖胖”,重約100斤,全身黃色無斑,性格懶散,愛曬太陽;“哆哆”,重約100斤,灰色;“小金七”,重約1.5斤,暗紅色,性格活潑,喜歡打鬧;“烏金小九”,重約1.5斤,全身烏黑,喜太陽天活動。

      “‘娃娃魚’對水質非常敏感。”秦杰說,“娃娃魚”能在宜賓城區江段集中出現,這說明當地江水的水質優良,生態環境已趨良好。

      03

      合江門成網紅打卡地:“鳥飛魚躍,是從未出現過的景象”

      如今,在長江“零公里”起點、宜賓市翠屏區合江門水域,鯉魚、草魚、江團、黃辣丁乃至長江鱘(達氏鱘)等各種野生魚類成群來回游弋,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

      網友們開玩笑地稱,宜賓人已經把長江野生魚養成了“觀賞魚”。為方便市民和游客投喂魚群,宜賓酒都義工公益組織在各個投喂點設置了無人自費饅頭銷售點,當天沒賣完的饅頭,工作人員會在晚上全部投喂魚群。

      記者了解到,宜賓因地處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域,長江禁漁自2020年1月1日0時開始實施。宜賓市農業農村局、宜賓市公安局于2020年3月3日聯合發布《關于2020年宜賓市境內天然水域實行禁漁管理的通告》:長江翠屏區合江門至江安縣王爺廟,金沙江向家壩水電站壩軸線下1.8公里處至翠屏區合江門,岷江月波至岷江河口,長寧河下游古河鎮至江安縣,越溪河下游碼頭上至謝家巖,南廣河下游落角星至南廣鎮范圍水域。自2020年1月1日零時起,為常年禁漁區,實行全面禁漁管理。

      “你看這里魚躍鳥飛,江里是成群結隊的魚,岸邊是成群結隊喂魚的人。魚也不怕人,反而親近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是千百年來長江從未出現過的景象。如果問我漁政工作的意義是什么,眼前的場景就是答案。”宜賓市敘州區農業農村局漁政執法隊員權紅感慨地說道,他和同事們常在江上巡游。四川宜賓位于“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范圍內,承擔著“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守護好一江清水”的歷史重任。敘州區境內的長江、金沙江、岷江、南廣河、越溪河等河流涉及“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常年禁漁區,歸敘州區農業農村局負責管理、執法,管轄江段一共134.64公里,面積4800公頃。

      為有效開展漁業資源保護工作,宜賓市敘州區農業農村局2020年1月1日正式成立“漁政執法協助巡護隊”(以下簡稱敘州區漁政巡護隊),面向社會和退捕漁民公開招聘40名隊員,并在重點區域安裝視頻監控系統46套,建成1個漁政指揮中心,配備執法快艇7艘,裝備無人機、望遠鏡、夜視儀各2臺,對“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禁漁水域實行全天候不定期全覆蓋巡查。

      04

      漁民轉行漁政巡護隊長 精心呵護下 魚類種群已增加19種

      45歲的敘州區漁政巡護隊隊長梁多崗,曾是一名長江老漁民。長江禁漁前,他從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成為守護魚類的“隊長”。

      梁多崗曾有長達23年的漁民生涯。由于他努力鉆研捕魚技術,研究水流特征和魚群生活習性,因此總能非常精準地捕到魚,基本上每次出船都能滿載而歸。“但隨著時間推移,漁獲一年不如一年。到2010年以后,漁民普遍的感受是魚逐漸變少、變小,即使使用更密的網,也難有滿意的收獲。”梁多崗知道,這是過度捕撈的必然結果,長江已經到了必須休養生息的時候了。

      2019年11月26日,梁多崗退捕上岸,漁船上交政府被銷毀;2020年1月1日,他加入敘州區漁政巡護隊。在梁多崗的手機相冊里,大多數是非法垂釣者拿著釣魚工具的現場照片,一半以上照片的拍攝時間在夜晚9點以后。“我們的巡邏沒有規律,也不能有規律,一旦有規律,捕魚者就會摸清我們的規律。”梁多崗告訴記者,長江巡護分兩條線:陸地和水上。梁多崗和隊員們發現非法捕撈者后,一般是立即拍攝取證登記信息,上傳到漁政執法工作群,再由漁政執法人員或警方進行處理。

      “禁漁最開始兩年,偷捕偷撈的情況很突出。但隨著時間推移,偷捕偷撈者已經越來越少了。”梁多崗向記者介紹,目前長江重點地段都安裝了高清攝像頭,夜間自動開啟紅外線模式。“大家意識提高了。”梁多崗說,“每天那么多人在長江喂魚,就是最好的證明。”在宜賓市敘州區農業農村局總經濟師趙煥清的辦公桌上有一本榮譽證書,頒發單位是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頒發對象是敘州區漁政巡護隊。他們獲得的是“2022年度長江流域漁政協助巡護優秀隊伍評選一等獎”。趙煥清表示:“這個獎很珍貴,全國800多支參評隊伍,只有5支隊伍獲一等獎,這是對我們工作的肯定,也是新期待、新要求。”

      1月15日,記者從宜賓市農業農村局了解到,自長江宜賓段禁漁以來,長江宜賓段魚類種群監測數量從2019年的48種增加至2022年的67種,增加種群包括小眼薄鰍、云南鲴、青梢鲌等19種。該局水產科工作人員介紹,“長江魚類數據每年都在開展監測,還需要持續開展監測才能形成更加完整和科學的數據。恢復的主要還是些本地種,保護物種恢復還有待加強。”(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羅敏)

      (責編:章華維、高紅霞)


    上一篇:廣東省首個中歐海洋漁業產業創新園簽約 下一篇:深遠海養殖發展座談會在京召開

    打印本頁

    亚洲精品GV天堂无码男同|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久| 热久久99精品这里有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2021| 日本阿v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99久久精品毛片免费播放|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久久综合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国产乱一区| 久久亚洲美女精品国产精品| 久久露脸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 久久免费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伊人久久香线蕉|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20|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 | 国产精品午夜电影| 亚洲精品第一综合99久久| 竹菊影视国产精品| 日产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日本精品久久久中文字幕|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99久久精品|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无毒不卡| 热99re久久国超精品首页| 日韩精品无码视频一区二区蜜桃| 国产成人精品曰本亚洲79ren|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1精品国产高清| 麻豆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对白交换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69国产精品亚洲| 国自产偷精品不卡在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码日韩欧|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AA片| 久久久精品波多野结衣AV|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