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香港12月14日電 (記者 韓星童)香港特區政府14日公布《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藍圖》),提出多項措施推動漁農業升級轉型,邁向現代化和可持續發展,并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布局,長遠提升本地漁農產品的質、量和產值。
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在公布《藍圖》時表示,香港的漁農業歷史悠久,是具香港重要文化象征的特色產業。特區政府一向高度重視本地漁農業發展,行政長官在過去兩份施政報告中均有提及環境及生態局與業界攜手制訂《藍圖》,充分展示推動本地漁農業發展的決心。
謝展寰透露,自《藍圖》制訂工作開展以來,環境及生態局連同漁農自然護理署共參與近20場咨詢活動,接觸數以百計的漁農業界持份者,深入了解業界面對的問題及聽取他們的意見,一同制訂切合業界需要及具前瞻性的《藍圖》。
《藍圖》就漁農業的發展提出了八大發展范疇,涵蓋財政、基礎設施、土地和技術支援、人力資源及培訓等,并提出針對性的措施全面支援業界未來發展,包括發展深海養殖、推動現代化水產養殖、籌劃設立漁業保護區、推動遠洋漁業發展等。
謝展寰認為,《藍圖》勾畫了業界對本地漁農業持續發展的愿景,是匯聚了業界智慧的一個發展綱要。《藍圖》也是特區政府對本地漁農業發展工作的確切承諾,標志著特區政府會持續推動本地漁農業發展,并為工作制定了清晰的方向、目標、具體行動及時間表。
他期望通過落實《藍圖》中的措施,實現漁農業界整體未來升級轉型,邁向現代化、集約化及真正長遠在香港可持續發展,以及最重要的是更加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布局。
謝展寰說,特區政府將與業界攜手落實《藍圖》中提出的各項措施,推動漁農業界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轉型邁向高產值、現代化,同時吸引更多年輕人入行,繼續為香港市民提供優質的本地漁農產品及就業機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