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0月30日),河北省雄安新區舉辦“2023年河北雄安新區增殖放流活動”。活動以“養護水生生物資源 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主題。
活動儀式在白洋淀旅游碼頭廣場舉行,增殖放流在白洋淀淀區水域的桃花島鳥島、十里荷香鳥島周邊。
這次增殖放流以草魚、鰱鳙魚、河蟹為放流主要品種。活動旨在加快恢復白洋淀生物多樣性,促進淀區水生動物增殖和種類增加,進一步強化社會公眾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擴大增殖放流社會影響。
雄安新區設立以來,大力實施增殖放流工作,根據河北省水產科學研究院監測發現,目前白洋淀魚類已恢復至46種,較新區設立之前增加19種,多年不見的中華鳑鲏重新出現,淀區中國圓田螺、蚌等底棲動物數量較多,基本全淀分布,目前白洋淀魚類生物多樣性已達到高級水平。
這次增殖放流活動由農業農村部、河北省農業農村廳、雄安新區管委會共同主辦。參加活動的單位為雄安新區管委會公共服務局、雄縣人民政府、容城縣人民政府、安新縣人民政府。 (總臺記者 萬靈 宋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