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隨著夜幕的降臨,安徽來安新安鎮科興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的1000余畝蝦塘間慢慢開始熱鬧起來,星星點點的“亮光”來回穿梭,那是該合作社負責人曹林深保帶領蝦農,頭戴探照燈正在開展捕蝦作業。
順著燈光,曹林保和一名蝦農吃力地拉起了一網。一條8米多長蝦籠,塞得滿滿當當,足有150余斤,碩大的澳龍披著“青色外衣”,在網籠中張牙舞爪。曹林保伸手抓起一只說:“金秋時節的蝦,個大肉肥,個個飽滿。你瞧這只至少有二兩多重。”
“九月份是澳洲淡水龍蝦上市季節,尤其是雙節臨近,雖然價格超70元,但市場還是供不應求,撈再多也不愁賣!”據曹林保介紹,該合作社2019年開始澳洲淡水龍蝦養殖,每年9月開始捕撈,11月底基本結束,產品主要銷往湖北、南京、上海等地,年產值近1800萬元,帶動周邊近40人就業。
“澳洲淡水龍蝦養殖,成本低、周期短、產量高、效益好,相對傳統的水產養殖,深受養殖戶青睞。”據來安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高兆富介紹,該縣在新安鎮、舜山鎮擁有兩個澳洲龍蝦養殖基地,面積近3000畝,2022年,畝均產量超300斤,畝均利潤達5000元,年利潤超1500多萬元。他表示,將繼續擴大澳龍養殖規模,不斷拉升產業發展鏈條,充分發揮該產業帶動力量,鼓勵更多的群眾參與澳龍養殖,有效促進鞏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成果的有效銜接。
據高兆富介紹,澳洲淡水龍蝦養殖是該縣特色水產品養殖的一個成功案例。近年來,該縣依托豐富的水資源和區位優勢,不斷拓寬水產品養殖渠道,大力引進龍頭企業,促進養殖方式的轉型升級,探索“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養殖模式,不斷增加設施漁業養殖面積,發展了南美白對蝦、牛蛙、螃蟹、水蛭等10多個品種的特色水產品養殖,進一步激發鄉村振興發展新動能。
據悉,2022年,該縣水產品總產量達3.10萬噸,比去年增長4.1%,全縣上半年水產品產量達1.74萬噸,其中養殖產量16698噸、捕撈產量705噸,同比增長4.1%;漁業經濟總產值22800萬元,同比增長8.8%,其中養殖產值20860萬元,捕撈產值480萬元,水產苗種產值1180萬元,漁業工業和建筑業產值180萬元,漁業流通和休閑漁業產值達800萬元。(呂華 林學鋒)
(責編:劉穎、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