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拉上岸的海鮮,新鮮!”漁民們的吆喝聲劃破黎明的寧靜,開漁后的漁船陸續回港。日前,在福建連江,各個大小漁港開啟了交易火熱、訂單不斷的忙碌景象。
熱鬧的不止漁港,開漁后,連江各水產加工生產線、冷鏈物流園區、濱海旅游景點也漁歌四起,同步進入旺季,呈現出蓬勃的發展勢頭。
是什么令連江藍色經濟動能澎湃?又是什么在支撐連江從海洋大縣加速邁向海洋強縣?答案是:“一魚多吃”。
智慧養殖助力漁業發展駛入數字化“快車道”,科學育種擦亮水產“連江芯”,“精深加工”撬動漁業新增長極,濱海旅游挖掘海洋牧場多重活力……近年來,連江縣以工業化思維為著力點,樹立“鏈”式思考回路,把“一條魚”的價值發揮到極致。
漁業添“智”
敖江、閩江兩江穿山入海,聚成“三灣”“三口”;122個島嶼沿著238公里綿長海岸線綿延勾勒,鑲嵌在3112平方公里的碧波之中……連江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孕育出豐富的漁業資源。從空中俯瞰這片海域,湛藍的海面上,無數圓形養殖網箱和深遠海養殖平臺整齊排列。眼下,連江正以工業化思維打造“藍色糧倉”,建設智慧牧場,切實推動一產提質增效。
實時操控轉籠、360度無死角查看魚群狀態、自動監測海水酸堿度和溶氧量……通過無線接入視頻監控信號、連接海洋水質環境監測設備實時采集數據,出差在外的“定海灣1號”深遠海養殖平臺負責人盧統鋒利用一部手機就能實現大黃魚養殖全過程自動化、智能化管理,使單位產量達到傳統養殖的5倍,單位產值達到傳統養殖方式的10倍。
從揮汗如雨到動動手指,像這樣的深遠海智慧養殖平臺,目前連江海域已成功下水“振漁1號”“福鮑1號”以及“定海灣”“泰漁”系列、“乾動”系列等11臺(套),投放、投產數居全國第一,讓連江一躍成為全國規模最大的智慧牧場。
漁業添“智”,有良法,還得有良種。
今年2月,在連江縣坑園鎮下嶼村育苗場,福建鑫茂漁業開發有限公司首次成功實現連江“岱衢族”大黃魚規模化育苗,解決了苗種“卡脖子”問題。“圍繞‘定海灣系列’深遠海養殖平臺,將形成‘岱衢族’大黃魚從育苗到養成、銷售的全產業鏈閉環。”公司負責人盧統輝說。
近年來,連江深入推進種業振興行動,推動企業與相關高校、科研院所深化合作,“藍色芯片”研發過程中涌現出一個又一個典型案例。目前全縣已擁有包括鮑魚、海帶、大黃魚等育苗企業30多家;研發出“黃官”“閩優”系列海帶、“福鮑一號”鮑魚等水產高優品種。其中,以“黃官1號”“閩優1號”為代表的海帶苗種供應國內九個省,還出口四個國家,市場份額占全國總量的40%。
工業加“油”
布局海洋漁業新賽道,養殖與育種,只是連江的第一步。從海洋到餐桌,“一條魚”產業鏈更是一場從“胃”開始的“深耕”。
過去,連江漁業曾經重養殖和捕撈,輕加工與銷售,僅處在賣初級產品、賺辛苦錢的地位。為此,連江以“水產品精深加工”為突破口,打造特色海產品休閑食品和海洋生物醫藥產業鏈。
在曉澳鎮的福建高龍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臺臺精細化的生產設備正在高速運轉,經過酯化、分子蒸餾、成品等層層工序后,一桶桶精煉提純的高質量魚油就此出爐。
這家從事魚油濃縮深加工的連江企業,是保健市場和制藥行業的原料供應商,產品遠銷海外,年處理毛魚油能力達到10000噸,2023年產值預計突破3億元。
像化魚成“油”這樣,為連江“一條魚”全產業鏈“加油添氣”的例子比比皆是。在高龍海洋等科技公司的助力下,海產精深加工已成為推動“一條魚”全產業鏈延伸的重要環節。
然而,連江的目標遠不止于此。憑借水產品加工產業優勢,連江正在加快布局岸海聯動、陸海接力的產業集群,以國際化視野構建“一島兩基地三高地”,以創新化理念打響“海連江”區域公共品牌,持續增強海洋經濟的主導權、話語權,實現水產品“買全球、賣全球”。
融“鏈”提“質”
極目遠眺定海灣海域,全國首個半潛式漁旅融合平臺、福建省首臺深海智慧漁旅平臺——“閩投1號”吸睛十足,帶來巨大流量和留量。該平臺兼具觀光功能,搭載了海釣區、海上餐廳、精品客房、智慧漁業體驗中心、親水平臺等功能區,自5月試營業以來,已吸引游客3000余人,成為“一條魚”產業鏈上各環節協同發展,漁旅、工旅、文旅融合的典型代表。
連江“濱海旅游”在“一條魚”產業鏈融合、延伸的過程中,不斷孵化新型消費場景。與此同時,在新的發展格局下,環馬祖澳國家級濱海旅游度假區創建也在全方位躍升。
“海上絲路起點”定海古城、“東方里約熱內盧”旗冠頂、“懸崖上的露營地”古石村、“天涯海角”北茭鼻地質公園……通過串珠成鏈、連點成片、以線帶面,連江全域的“山、江、海、島、漁村”等旅游要素被有效互聯整合,“融”得自然、“合”得協調,高品質文旅項目不斷呈現。
“趣游山海美景—海蝕奇觀平流尾地質公園、奇達漁村休閑游”入選文旅部全國鄉村旅游精品線路;“2023連江十大濱海旅游網紅打卡點”重磅發布;春節假期,環馬祖澳濱海旅游度假區接待游客約10萬人次,“五一”假期接待游客超15萬人次……選準賽道加速跑,連江文旅產業發展成績亮眼,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創建目標越來越近。
吃透“一條魚”,連江縣2022年水產品總量129.46萬噸,漁業產值達300.36億元、位居全國縣級第一,并力爭2025年實現漁業產值和交易額超千億元。
(責編:江葦杭、劉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