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行業動態
云南擬打造10個大水面生態漁業示范基地
作者:來源:昆明日報 發布日期:2023-08-25 14:39字體大小:【大】【中】【小】
日前,云南省農業農村廳發布《關于推進大水面生態漁業發展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明確,云南計劃到2025年,建成100萬畝大水面生態漁場,打造10個大水面生態漁業示范基地。
大水面漁業是指從事內陸河流、湖泊、水庫等水域養殖、生產、加工、銷售及其他與內陸天然水域漁業相關的餐飲、種苗、物流、服務等活動的總稱。
在大水面生態漁業空間保障上,《指導意見》提出,允許發展大水面生態漁業的水域,要準確把握政策要求,防止一刀切、不加區分地禁止所有漁業活動。要以落實《養殖水域灘涂規劃》為抓手,科學劃定禁止養殖區、限制養殖區和允許養殖區,穩定漁業增養殖面積,保障漁業增養殖發展空間。
在保護水生生物資源和環境方面,《指導意見》提出,建設土著魚馴養繁殖基地,擴大土著魚苗種生產和供應,增加土著魚投放數量和規模,恢復土著魚類資源,優化土著魚種群結構,提高六大水系、九大湖泊流域生物多樣性。
在漁業融合發展上,云南擬以小灣庫區、糯扎渡、墨江龍馬電站庫區為試點,打造健康養殖和生態養殖與休閑觀光融合的示范區,引導建設10片集資源養護、休閑觀光、健康生活于一體的綜合體,推廣會員制垂釣,打造世界級、國家級賽場。支持大水面綠色有機水產品、地理標志產品認證,開展國家級生態養殖示范區創建,打造高原“漁水情深”區域品牌。
在增殖漁業發展方面,云南堅持一湖(庫)一策,發揮增殖漁業的生態功能,實現以漁抑藻、以漁凈水,修復水域生態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原則上禁止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和緩沖區開展增殖漁業。在飲用水水源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的實驗區,可根據資源調查結果合理投放濾食性、肉食性、草食性的當地土著品種。以庫區為重點,建設10個以上生態增殖漁場。
《指導意見》提出,將引進扶持養殖、增殖、加工、流通、休閑等龍頭企業,培育龍頭企業10家以上,培育漁民專業合作社、養殖大戶、流通大戶,支持引導成立大水面生態漁業產業化聯合體、行業協會或商會,倡導1個庫區1個主體或聯盟。通過上述工作,到2025年,建成100萬畝大水面生態漁場,打造10個大水面生態漁業示范基地,大水面生態漁業水產品產量達到22萬噸以上,漁業經濟總產值達到60億元以上。(廖興陽 )
(責編:木勝玉、朱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