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蝦大價錢,好蝦好價錢。都說“后來居上”的當涂小龍蝦有“霸王小龍蝦”之稱,那霸氣在哪兒呢?6月21日舉行的安徽當涂小龍蝦擂臺賽給出答案,大隴鎮蝦農何陽天選送的公蝦以只重123.193克成為“蝦王”,黃池鎮蝦農譚根林選送的母蝦以只重117.935克成為“蝦后”。
當涂小龍蝦養殖起步于2008年,期間經歷了外運苗種存活率低、繁養一體存在技術缺陷等制約小龍蝦產業發展的問題,給養殖生產增添了諸多不確定因素。后來經過潛心細致研究,終于尋找到了有效解決小龍蝦養殖產業發展的辦法。
現在,該縣小龍蝦養殖可以做到精細投喂、精定密度、精控規格,使得養殖效益逐年提升,全縣小龍蝦養殖面積也由最初的不足5000畝發展到現在的11.6萬畝,產量達到1.5萬噸,綜合產值約6億元。當涂小龍蝦養殖模式已被安徽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譽為“當涂精品蝦養殖模式”,“當涂龍蝦”也成為公共區域品牌,正申報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商標。
當涂縣大力推廣稻蝦綜合種養模式,簡稱“稻蝦連作”,即一個生產周期養一季小龍蝦,種植一季水稻。“蝦王”養殖戶何陽天說,通過一季小龍蝦養殖,土壤表層有機質含量提高,通透性增強,全年肥藥使用量減少20%~30%。同時,通過灌水養蝦,利用未捕盡小龍蝦攝食雜草,又大幅減少了越冬蟲卵量,減少了農藥的使用,實現了生態綠色循環種養。“稻蝦連作”既不影響糧食生產,又能養好小龍蝦,還能減肥減藥,實現穩糧增收、生態安全,是單季稻種植區農業發展的新模式。(吳黎明 王沅霞)
(責編:劉穎、李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