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8日,臺灣海洋大學陳瑤湖教授應邀到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開展學術交流。長江所李創舉副所長、魏開金研究員等接待了陳瑤湖教授,相關科研人員、研究生參加了交流活動。
陳瑤湖教授在長江所“水產創新講座”上作了題為“中國小龍蝦基因體時空變化之我見”的學術報告,介紹了小龍蝦(克氏原螯蝦)在原產地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養殖和市場情況,以及向世界其他地區遷移過程。陳瑤湖教授認為,小龍蝦從偶然進入中國大陸開始至今,經過80年的近親繁殖,目前已出現了性早熟、懷卵量低、生長緩慢、抗應激能力差以及易感染疾病等問題;為了保持產業持續發展,建議從美國或者埃及引進原種種蝦,以增加群體遺傳多樣性,解決小龍蝦產業種質原種來源問題。陳瑤湖教授還高度贊揚了我國實施的鄉村振興戰略,認為我國可以借鑒美國路易斯安那州的小龍蝦休閑漁業模式,把城市周邊的小龍蝦養殖場變成市民休閑娛樂的場所,將大大提升小龍蝦的附加值,促進鄉村經濟繁榮。
魏開金研究員等相關科研人員圍繞小龍蝦的遺傳育種、養殖、病害、營養等問題與陳瑤湖教授進行了交流,并討論了今后開展相關合作研究意向。
陳教授還參觀了各實驗室,簡要了解了長江所科研進展和主要成果情況。

報告現場

交流后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