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14日至15日,受世界自然基金會中國分會(WWFChina)長江項目武漢辦公室的委托,我所組織召開了“WWFChina漲渡湖生態漁業研討暨聯誼會”。我所及其它10家單位的 46名代表與會。
2002年,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匯豐銀行長江項目啟動,此項目旨在“重建江湖聯系,恢復生命網絡”,計劃在5年內恢復至少一個湖泊與長江的聯系,推動長江生命網絡恢復的同時,促進當地社會與經濟的可持續發展。2003年,武漢市新洲區漲渡湖被定為該項目的第一個示范點。此次會議的目的就是為了在漲渡湖項目實施過程中協調各單位的工作,同時就發展漲渡湖生態漁業開展交流。
近年來,在WWF等機構的協調下,我所與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單位分別對漲渡湖水生生物狀況、黃顙魚種質、長江漲渡湖江段魚類組成結構和江苗發江時間等開展了研究,獲得了大量基礎研究數據,在此次會上,就前一階段開展的研究,我所倪朝輝副研究員以《漲渡湖漁業資源調查項目2003年度技術報告》、《漲渡湖黃顙魚種質研究初報》、《漲渡湖魚苗徑流量及其種類》為題,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李鐘杰研究員以《漲渡湖濕地漁業現況和名優水產增養殖》為題作了匯報;武漢市新洲區水產局余幼如助理調研員以《漲渡湖濕地項目區域漁業現狀及2004年工作計劃》為題作了報告,并提出了漲渡湖湖泊漁業存在的問題;水利部水庫漁業研究所黃道明研究員就血吸蟲防治及阻螺工程的建設作了發言。根據研究,漲渡湖區退田還湖后,黃顙魚可以作為漲渡湖名優水產的拳頭產品進行開發和推廣,同時,為了保護黃顙魚種質資源,有必要在漲渡湖建立黃顙魚原良種生產基地,會上就此事完成了《漲渡湖黃顙魚原種場申報提綱》的編制。
經過全面討論,與會代表在漲渡湖生態漁業發展走向、灌江納苗運作方式、產業結構調整、水產業在漲渡湖自然生態環境保護中的地位和作用和下一步工作計劃等方面達成了共識,為該項目的順利實施打下了良好的協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