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德國萊布尼茲淡水生態與內陸漁業研究所(Leibniz-Institute of Freshwater Ecology and Inland Fisheries,IGB)和世界鱘魚保護學會(World Sturgeon Conservation Society, WSCS)邀請,我所危起偉研究員6月7日赴德國進行了為期一周的學術訪問。我國受邀訪問的還有水利部中國科學院水工程生態研究所常務副所長常劍波研究員和中國水產科學研究員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曲秋芝研究員。
期間,危起偉研究員參加了WSCS理事會,進一步落實了第六屆世界鱘類大會有關籌備事項;參加了在德國漢堡舉行的“第一屆Rosenthal國際學術研討會”,該研討會系為祝賀WSCS主席Harald Rosenthal教授70壽辰而舉辦,有來自加拿大、美國、俄羅斯、韓國以及我國等21個國家的100多名涉及水科學領域的學者參加,研討會就全球海洋和淡水水科學領域的科學技術發展問題進行了研討,危起偉研究員和常劍波研究院在會上分別作了發言。
危起偉研究員等還對位于德國柏林的IGB進行了3天的訪問和學術交流,特別考察了IGB負責的歐洲鱘和大西洋鱘的遷地保護項目。危起偉研究員向IGB有關負責人介紹了我所的基本情況以及目前相關學科的研究進展和成果,就雙方可能的合作領域進行了深入探討,并制定了中-德水科學領域的合作研究框架。期間,德國科技和教育部官員O.Diehl博士會見了我國專家,表示德國科技與教育部愿意資助中德合作開展淡水生態學和漁業方面的研究。IGB所長Gunnar Nützmann教授/博士也表示將于近期訪問我國,與我國有關研究機構簽訂正式合作協議。
IGB系淡水水科學領域的綜合性研究所,1991年由原東德的3個研究所合并而成(見http://www.igb-berlin.de),研究涵蓋了水文學、生物地球化學、湖沼學、淡水生態學和淡水漁業等多個領域,技術力量雄厚,研究的顯著特點是強調將非生物與生物學科進行有機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