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5日至4月13日,根據中美《關于自然保護交流與合作議定書》協議內容,應美國內政部魚和野生物局(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the Interior, Fish and Wildlife Service)邀請,東海水產研究所馮廣朋副研究員、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資源與環境研究中心王曉梅副研究員、長江水產研究所王珂助理研究員組成中國代表團,赴美國開展了為期3周的水生物種保護技術交流與培訓。
在美國魚和野生物局的安排下,美國佐治亞州溫泉地區漁業中心負責接待此次交流與培訓。代表團成員系統學習了溫泉地區漁業中心下屬3個中心(魚類繁殖中心、魚類技術中心和魚類健康中心)的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技術,考察了漁業中心下屬的Bears Bluff魚類繁殖中心,訪問了奧本大學野外研究基地、西點大壩、佐治亞州海洋館、佐治亞州休閑釣魚教育中心等機構。
在交流訪問過程中,代表團成員每天與溫泉地區漁業中心的工作人員同進同出,認真學習與交流,積極動手參與各項實驗操作,與其它機構的管理者、科研工作者以及養殖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學習了魚類人工繁殖與運輸、魚類養殖與標記、貝類養殖與繁殖、精子冷凍保存、保護遺傳學研究與監測、水生動物多樣性研究與管理計劃制定、病原檢測與鑒定、魚類健康防控、河流過魚設施、水質調控與處理等多個方面的技術內容,初步了解了美國水生動物保護體系現狀,增進了中美自然保護工作的信息交流與技術合作。
通過在美期間的訪問和學習,代表團成員擴展了科研思路,充分體會到科學技術是提高水生生物保護水平、合理制定管理計劃的基礎。代表團建議國內進一步完善與國際交流的平臺,引進前沿科學技術,重視保護遺傳學的研究、加強過魚設施的系統研究和評估、注重對增殖放流的效果進行評估,加強自然保護理念的宣傳,以提高我國水生生物資源保護的研究和管理水平。

代表團在實驗室進行學習交流(右二為王珂助理研究員)

中方代表團在野外采樣與研討(左二為王珂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