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研進展
農業財政專項“西南地區重點水域漁業資源與環境調查”專項建議通過專家論證
作者:鄭蓓蓓來源:科技處 發布日期:2020-12-07 10:19字體大小:【大】【中】【小】
2020年11月20日,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牽頭,長江水產研究所聯合院屬黑龍江水產研究所、珠江水產研究所、淡水漁業研究中心及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14家高校院所共同編制完成的“西南地區重點水域漁業資源與環境調查”農業財政專項建議(以下簡稱“西南專項”)在北京通過專家論證。
專項論證會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組織,來自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武漢大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公司、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黑龍江水產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的相關專家共同組成了論證專家組,組長由朱作言院士擔任。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衣艷榮處長、農業農村部漁業漁政管理局劉立明副處長、農業農村部工程建設服務中心黃潔處長、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王莉茜副院長、劉英杰副院長、長江水產研究所黨委書記陳大慶研究員及項目建議單位的主要領導和專家共20余人參加會議。會議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劉英杰副院長主持。
陳大慶研究員代表項目組匯報了西南專項建議的工作基礎、總體思路、預期目標、主要任務、考核指標和經費預算等內容。專家組進行了研討和論證,一致認為西南專項設計合理,重點突出,目標明確,可操作性強,建議修改完善后上報主管部門審批。
西南專項建議是在現有項目“西藏重點水域漁業資源與環境調查”(以下簡稱“西藏專項”)結果上形成的。通過3年多的工作,西藏專項系統完成了雅魯藏布江西藏段16個站點、怒江干流西藏段6個站點、瀾滄江干流西藏段4個站點及錯那、錯鄂、巴松錯和哲古錯四個湖泊共30個樣點的漁業資源與環境調查,摸清了各調查水域非生物環境和餌料生物類群現狀;建立健全了尖裸鯉、拉薩裂腹魚的人工繁育技術,成功實施了人工增殖放流。西南專項是西藏專項工作的延續,調查水域由西藏向西南地區其他省份拓展,覆蓋西南地區主要的國際性河流及代表湖泊,旨在掌握西南地區重點水域漁業資源與環境現狀和變化趨勢,為西南地區重點水域漁業資源保護和生態修復、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科學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