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12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組織有關單位在青海省西寧市召開了農業基礎性長期性科技工作“內陸流域瀕危水生動物種群評價”研討會議。
“內陸流域瀕危水生動物種群評價”項目于2017年立項,共有來自全國26家科研院所參與,項目由長江水產研究所杜浩研究員主持。該項目主要通過對瀕危水生動物個體資源、自然種群和棲息地生境以及人工保育群體的監測,闡明影響瀕危水生動物的關鍵致危因素,旨在系統地評價瀕危水生動物自然資源的可持續性及保護和修復效果。目前,各參與單位已經完成了監測站點的布設和相關數據的采集工作,并結合歷史數據進行了分析和匯總。
會上,水科院科研處方輝處長作開場發言,對農業基礎性長期性科技工作的立項過程進行了簡要回顧,并從項目的總體思路、目標任務、工作要求、組織保障四個層面作了詳細說明,希望項目工作人員克服當前困難,從監測工作的基礎做起,為項目的中長遠規劃和實施共同努力。
杜浩研究員就“內陸流域瀕危水生動物種群評價”項目任務部署、當前工作進展及長遠規劃作了介紹。聽取匯報后,與會專家就項目實施的整體思路、規劃布局和中長遠目標方面作了相關點評和指導,并指出項目工作的重點在于監測,科學系統的整合和分析數據是保證整個項目長期性有效性進行的關鍵。同時與會專家也一致肯定了當前的工作和相關成果,圍繞長期系統地開展我國水生動物基礎監測和評估工作展開了相關研討和交流。
此次會議和黃海水產研究所承擔的“中國土著魚種生物多樣性評價”、珠江水產研究所承擔的“水產外來種調查分中心與生態安全評估監測”研討同期進行。

會議現場

參會人員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