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8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魚類病害研究室研究員曾令兵博士帶領的研究團隊,利用自己獨立建立的斑點叉尾鮰腎臟組織細胞系在國內首次成功地從患典型斑點叉尾鮰病毒病的病魚材料中分離得到斑點叉尾鮰病毒病病原,填補了一項重要的國內空白。
斑點叉尾鮰病毒病(CCVD)是斑點叉尾鮰幼魚或魚種(4-10cm)的重要疾病之一,由斑點叉尾鮰病毒(CCV)引起,導致斑點叉尾鮰苗種的大規模死亡。上世紀70-90年代該病在主養斑點叉尾鮰的美國廣泛流行,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斑點叉尾鮰病毒1968年在美國首次分離得到,隨后對其感染特性、分類鑒定以及防治方法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國外專家為研究該病而建立的斑點叉尾鮰卵巢細胞系(CCO)、云斑鮰結締組織細胞系(BB)在研究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國內自1984年首次從美國引進斑點叉尾鮰并開展繁育與養殖以來,斑點叉尾鮰的養殖面積和規模逐漸擴大,目前已經成為我國出口型水產品的重要產業之一。斑點叉尾鮰病毒病嚴重制約了該產業苗種和成魚的養殖生產以及鮰魚深加工產品的質量。由于缺乏必要的研究手段和試驗材料,國內迄今為止沒有分離到斑點叉尾鮰病毒病病原,嚴重影響了該領域研究工作的進展。曾令兵博士自2006年從美國留學回所工作以來,便全身心投入了珍稀與重要經濟魚類細胞快速培養與水產病原分離鑒定工作,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獨立建立了斑點叉尾鮰腎臟組織細胞系,目前該細胞系已經穩定傳代50多代,并進行了各種生物學特性的測定。在這次斑點叉尾鮰病毒病病原的分離過程中,該細胞系發揮了重要作用,已經連續4次在細胞培養物上傳代感染成功,表現出典型的細胞病變效應,對從細胞培養物上收獲的病毒材料進行PCR檢測也表現出陽性結果,并且實驗室內的人工感染試驗也復制出典型的自然發病癥狀。
目前,相關的組織切片、電鏡觀察、PCR片段測序、進一步的人工感染試驗以及病毒的分類鑒定等工作正在進行之中,相信不久會取得更大的進展。斑點叉尾鮰病毒病病原的分離與鑒定以及后續的深入系統研究必將為推動我國鮰魚養殖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