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研進展
長江水產研究所完成的“寶石鱸人工繁育技術研究”成果榮獲荊州市第五屆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作者:來源: 發布日期:2008-12-17 00:00字體大小:【大】【中】【小】
日前,由長江水產研究所完成的“寶石鱸人工繁育技術研究”成果榮獲荊州市第五屆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該成果系統研究了寶石鱸親魚培育、人工催產孵化和苗種培育技術,在長江流域突破 了人工繁殖技術;采用產前親魚強化培育技術,使平均性腺成熟系數由3%提高27.6%;建立的精液低滲透壓稀釋新方法,使平均受精率達到86.%,最高達到93.6%;魚苗孵化率達到94.3%,夏花成活率達到86.5%。累計生產8-10㎝魚種11萬尾,實現了寶石鱸苗種規模化繁育。該項目研究的特點是在進行各項技術研發的同時開展基礎理論的研究,為水產品品種改良提供理論基礎。
2007年,由于技術的日臻完善,寶石鱸苗種培育逐步向規模化方向發展,江漢平原的石首、荊門、松滋等縣市二十多個苗種場、養殖場、推廣站、推廣中心在本所選育中心引進了水花魚苗200余萬尾,生產大規格魚種100余萬尾。
主要完成人:張賢剛、程保琳、曹經曄、張潔明、柳 凌、郭 峰、白遺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