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獎勵委員會日前發布的2008年度神農中華農業科技獎獲獎成果公告,長江水產研究所鄒桂偉研究員主持完成的“大口鲇高效規模化人工育苗技術研究與應用”成果榮獲2008年度神農中華農業科技三等獎。
該成果針對大口鲇產業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系統研究了大口鲇苗種同類相殘的發生機制與原因、攝食與感覺行為、代謝與消化生理、種質特性與遺傳鑒別、繁殖生理、健康養殖等方面的內容。該成果在國內率先探明了大口鲇苗種同類相殘發生機制和原因、苗種捕食行為感覺基礎和消化機理,使4 cm以上魚種規模化培育成活率平均達76%以上;建立了優良大口鲇種質遺傳標記鑒別方法和親本提純復壯技術;篩選出2種高效催產藥物組合,使規模化催產時平均催產率達到98%以上;發表學術論文23篇,參編著作3部,獲得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項(專利號:ZL200620098896.2),申請發明專利1項(申請號:200810134507.0);制定了大口鲇養殖技術操作規程5項企業標準和1項地方標準,為其人工育苗和成魚養殖標準化生產起到了積極的指導作用。
該成果在湖北、湖南、廣西、江蘇、江西等10多個省(區)的25個水產苗種繁育和養殖單位進行了推廣應用,累計培育4 cm以上大口鲇魚種約2.06億尾,推廣池塘養殖面積117.8萬畝,網箱養殖面積約7萬m2;生產大口鲇商品魚約1.82億kg,新增產值達23.66億元以上,新增利稅8.15億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顯著。
主要完成人:鄒桂偉、羅相忠、樊啟學、梁宏偉、李忠、潘光碧、黃峰、張家波、楊銳斌、周劍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