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湖庫增殖漁業創新團隊(長江水產研究所魚類生物學與保護工程學科組)聯合云南省漁業科學研究院、玉溪市水產工作站、通海縣水產工作站、云南亞美湖泊水質治理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申報的兩項云南省玉溪市地方標準項目《高原湖泊人工魚巢增殖技術標準》和《玉溪市土著魚類可見植入熒光標記操作技術標準》通過專家立項審查,獲批立項。
云南省玉溪市擁有撫仙湖、星云湖和杞麓湖三大高原湖泊,歷史上土著魚類資源豐富。受近幾十年來過度捕撈、農業灌溉過度取水、環湖截污不徹底、氣候變化等多重因素影響,玉溪市主要湖泊出現了水環境惡化、土著魚類產卵場喪失、土著魚類資源快速衰退等生態問題。為了遏制土著魚類衰退的趨勢,玉溪市近年來不斷加大三大高原湖泊土著魚類增殖放流力度,但由于未建立成熟的放流效果評估標準,導致近年來的增殖放流活動實施效果難以掌握。自2020年以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湖庫增殖漁業創新團隊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藍色糧倉科技創新專項“典型湖泊水域凈水漁業模式”和國家特色淡水魚產業技術體系大水面養殖崗位科學家項目的資助下,以玉溪市高原湖泊面臨的實際問題為導向,充分發揮技術優勢,通過實地試驗驗證,研發出了高效的高原湖泊人工魚巢增殖技術、玉溪市土著魚類標記放流與回捕評價技術等高度契合當地需求的技術模式。
為了更好地將這些技術進行推廣應用,提升玉溪市土著魚類保護實效,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湖庫增殖漁業創新團隊重點以人工魚巢技術和可見植入熒光標記操作技術為主題,聯合有關單位,于2022年上半年編制和申報了上述兩項標準項目。評審專家組認為,兩項標準項目立項依據充分、支撐數據豐富、技術指導性強、應用前景廣闊,一致同意項目立項。下一步,標準編制工作組將開展重復試驗驗證、專家意見征求、標準文本修改等工作,力爭早日完成標準制訂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