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3至27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舉辦2020年長江四大家魚原種親本標志實驗性增殖放流活動。此次放流活動獲得農業農村部財政專項“農業資源保護修復與利用(漁民補助)”資助,在長江石首江段和監利江段共放流四大家魚原種親本906組、1.7萬余公斤。
4月23至24日,長江所在長江石首段舉行主題為“呵護百里長江,共襄生態畫廊”的四大家魚原種親本增殖放流活動,放流地點設在石首工業碼頭。放流的四大家魚原種親本來自石首老河原種場,共計418組、7972公斤。4月26至27日,長江所在長江監利段舉行主題為“養護長江漁業資源,共建生態美麗監利”的四大家魚原種親本增殖放流活動,放流地點設在監利三洲輪渡碼頭,放流的四大家魚原種親本來自監利老江河原種場,共計488組、9099公斤。增殖放流后,長江所有關科研人員將對放流效果進行跟蹤監測。
此次放流活動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大流行的情勢下開展。長江所根據湖北省疫情逐漸好轉形勢,與當地政府、防疫指揮部門及協助單位密切溝通,嚴格按照防疫管理要求,擇機舉行放流活動。在放流前后,參加放流人員均進行了體溫監測,并采取了有效防護措施。
四大家魚是我國淡水漁業的主要捕撈對象和養殖基石,長江是四大家魚主要繁殖棲息地,該水系野生四大家魚種質性狀明顯優于其它水系,是寶貴的天然種質資源庫。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長江四大家魚資源呈衰退趨勢。三峽工程截流后,長江監利江段四大家魚資源量急劇下降,其中2009年通過監利斷面四大家魚卵苗徑流量不足1億尾,與上世紀八十年代相比,下降了90%以上。繁殖親本不足和水文條件改變是四大家魚卵苗資源量下降的主要因素.
長江所自2010年以來在長江中游投放四大家魚原種親本,補充繁殖親本數量,至今已連續十一年開展放流活動。根據往年監測數據,自開展四大家魚原種親本增殖放流以來,監利斷面四大家魚卵苗徑流量呈逐步回升趨勢,2019年恢復到22億尾,為三峽大壩截流后的最高水平,但與上世紀八十年代相比,仍處于較低水平。
2020年開始,長江全面進入10年禁漁期,此次放流活動開展,有助于穩定和增大長江中游四大家魚產卵規模,對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恢復長江漁業資源具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