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我所援古巴淡水養魚技術合作項目工作組(下稱工作組)的3位技術人員劉寒文助理研究員、劉志剛工程師及高宇鵬工程師從荊州起程,前往古巴執行技術合作項目。他們已于4月1日順利抵達古巴首都哈瓦那。
此援古巴淡水養魚技術合作項目,系由商務部于2004年12月下達,由我所承擔。按照項目合同要求,我所派遣3名技術人員和1名西班牙語翻譯組成的工作組赴古推廣淡水養殖技術,培訓古方人員,為期兩年。
我所對此項目高度重視,將之作為促進中古人民友誼,加強我所對外技術合作交流的一件大事。我所嚴格按照合同要求,遴選出2名水產養殖專家、1名魚類營養學家及1名西班牙語翻譯組成工作組,具體承擔項目工作。按照計劃,我所工作組抵古后,將首先對服務的地區淡水漁業發展的現狀如技術水平、養殖水平、漁業資源、發展規劃等進行調查,再根據古巴方面的要求和當地實際情況來調整具體的工作內容,以確保項目順利開展。
此次,已經是我所第三次向古巴派員開展漁業技術援助。此前,我所已先后于1992、1996年兩次共派遣8名水產專家在古巴工作過。1992年,我所4名專家,分別在古巴的卡馬圭省和巴亞莫省推廣家魚的人工繁殖技術;1996年,我所專家在古巴的比那爾得里奧省和巴亞莫省,開展池塘苗種培育和成魚高產養殖技術的示范推廣,并在其全國范圍內舉辦了相關的技術培訓,苗種培育成活率平均達87.8%,主養羅非魚產量達37噸/公頃,取得了較大的成績,我所專家也得到古巴漁業工業部的獎勵,新華社對我所專家取得的成績作了專題報道。因此,我所對古巴的漁業發展狀況和技術水平有一定的了解,對完成此項目,有充分的技術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