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我所與北京海洋館在北京海洋館共同舉行了以“國寶中華鱘回家”為主題,以“關愛海洋生物,保護瀕危水生動物”為宗旨的新聞發布會,宣布將在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把在北京海洋館馴養康復的2尾大型野生產后中華鱘放回長江。
為了進一步推進瀕危物種中華鱘的保護事業,在農業部的指導與協調下,自2005年起,我所與北京海洋館合作開展了科企聯合保護中華鱘的嘗試,先后有5尾產前或產后受傷的野生中華鱘及一批子一代中華鱘從湖北荊州運往北京海洋館進行療養,目前這些中華鱘均已康復,且狀態非常好。
為了使中華鱘這一國寶級瀕危保護物種得以繁衍生息,鞏固中華鱘的保護和研究,我所與北京海洋館擬將體質恢復正常的中華鱘放歸長江。
農業部水生野生動植物保護處組織有關專家對已經康復的野生產后中華鱘放歸長江的可行性進行了論證。專家組現場考察了野生中華鱘的康復情況,聽取了我所及北京海洋館專家對野生中華鱘產后康復情況的介紹,并對野生中華鱘放歸長江的可行性方案進行了研討,認為康復的野生中華鱘基本具備了放歸長江的條件,放歸方案設計合理,技術可行,并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
為了保證被放流野生中華鱘能夠安全地運至放流地點,在3月22日至4月19日期間,北京海洋館將在我所的指導下,對5尾野生中華鱘進行一系列的體檢及訓練,從中選出2尾符合指標的中華鱘放歸長江。只有符合體檢指標的野生中華鱘才能第一批“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