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7日,長江水產研究所(以下簡稱“長江所”)葉雄平、劉恒順、張騰云3位專家從荊州起程,前往古巴執行援古巴淡水養魚技術合作項目。他們已于9月20日順利抵達古巴首都哈瓦那。
此次援古巴淡水養魚技術合作項目,系根據中國、古巴兩國政府2007年3月27日換文規定,由我國派遣3名技術人員和1名西班牙語翻譯組成的淡水養魚技術合作小組赴古巴推廣淡水養殖技術,培訓古方人員,費用由中國政府無償提供,由商務部組織項目實施。此前,長江所已于1992、1996、2005年先后3次共派遣11名水產專家赴古巴執行援助任務,均圓滿完成了任務,中、古政府有關部門對完成項目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和肯定。鑒于長江所對古巴的漁業發展狀況和技術水平有較深刻的了解,對完成項目有充分的技術保障,2007年8月,商務部再次將援古巴淡水養魚技術合作項目下達給長江所,長江所第4次承擔了組織專家赴古巴執行淡水養魚技術合作的任務。
長江所對此項目高度重視,將之作為促進中古人民友誼,加強該所對外技術合作交流的一件大事,遴選出漁業生產管理、規模養殖、飼料與營養方面的專家各1名及1名西班牙語翻譯組成專家組,具體承擔項目工作。按照計劃,專家組抵古后,將首先對服務的地區淡水漁業發展的現狀如技術水平、養殖水平、漁業資源、發展規劃等進行調查,再根據古巴方面的要求和當地實際情況來調整具體的工作內容,以確保項目順利開展。
長江所前3次援古巴漁業技術合作簡況:
——1992年,長江所派遣4名專家,在古巴的卡馬圭省和巴亞莫省推廣家魚的人工繁殖技術。
——1996年,長江所派遣4名專家,在古巴的比那爾得里奧省和巴亞莫省,開展池塘苗種培育和成魚高產養殖技術的示范推廣,并在其全國范圍內舉辦了相關的技術培訓,苗種培育成活率平均達87.8%,主養羅非魚產量達37噸/公頃,取得了較大的成績,該所專家也得到古巴漁業工業部的獎勵,新華社對取得的成績作了專題報道。
——2005年4月至2007年4月,長江所派遣3名專家,在古巴胡安·何塞水產聯合體主要開展魚類人工繁殖、魚苗培育技術、成魚養殖技術等技術咨詢,開辦三期培訓班,共培訓學員58名,使古方在淡水養殖技術上取得了較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