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4日至6日,由長江水產研究所主持、8家科研單位參加的農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淡水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及生態修復技術研究”項目啟動會在武漢召開。農業部漁業局吳曉春處長、黃建光調研員、農業部科教司陳彥賓副處長、農業部漁政指揮中心宗民慶副處長作為項目主管單位領導出席了會議。項目各課題負責人、主要參加人以及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珠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江蘇省洪澤湖漁業管理委員會、四川省水產局、江西省漁政管理局、重慶市農業委員會、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安徽省農業委員會、黑龍江省水產局、湖北省水產局等漁業主管部門代表50余人參加會議。
會議期間,項目首席專家、項目執行專家組組長陳大慶研究員就項目實施的必要性與可行性、項目實施已有的工作基礎、項目實施的主要內容、項目實施的預期目標、項目實施的組織方式、項目經費預算等向與會領導和專家進行了詳細的介紹,與會領導和專家就本項目實施的預期目標達成了廣泛的共識。會議成立了以陳大慶研究員為組長,施煒剛、李鐘杰、李新輝和姜作發等專家為成員的項目執行專家組。長江所、淡水漁業研究中心、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珠江水產研究所、黑龍江水產研究所、東海水產研究所、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西南大學等8個子課題所在單位課題負責人介紹了各自課題的研究概況、目標任務、指標方案、研究基礎、實施方案等情況,并接受項目執行專家組審議。會議還對工作部署和計劃進度安排等內容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討論。
“淡水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及生態修復技術研究”項目由國家科技部審核立項,項目經費1306萬元,執行期為五年,項目研究內容涵蓋長江、珠江和黑龍江三大流域,將重點解決我國水生生物資源增殖放流及生態修復中的共性技術難關,并集成現有技術成果,建立涵蓋增殖放流各階段的標準化和規范化的技術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