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12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承擔的2023年省級特色淡水產品(小龍蝦、黃鱔)產業鏈獎補資金項目“小龍蝦‘四季有蝦’工廠化養殖模式創新研發與示范”課題通過了現場驗收。驗收組由來自湖北省水產技術推廣總站、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潛江市小龍蝦產業發展促進中心等單位的專家組成。

驗收組專家現場查看了小龍蝦工廠化養殖模式的基礎設施、養殖情況和運行現狀等,聽取了長江所田娟副研究員對課題研究結果的匯報,并審閱了相關實驗記錄。經過質詢和討論,驗收組認為長江所承擔的“小龍蝦‘四季有蝦’工廠化養殖模式創新研發與示范”課題取得成功,同意通過驗收。

目前,我國小龍蝦的主養模式為稻蝦種養模式,存在養殖方式粗放、生產技術水平和標準化程度不高、規格不整齊且偏小、淡旺季蝦價差異顯著、集中上市、供貨期短等問題,為實現我國小龍蝦的四季供應,亟需創新研發小龍蝦養殖模式與配套關鍵技術。
長江所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研究室從2017年開始嘗試小龍蝦工廠化養殖,先后攻克小龍蝦苗種長途運輸、大規格苗種培育、工廠化養殖專用設備、養殖水質調控、工廠化養殖專用飼料、高密度多層養殖等關鍵技術難題。2023年,在湖北省農業農村廳與湖北省財政廳設立的省級小龍蝦產業鏈獎補資金項目支持下,由湖北省小龍蝦產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長江所、華中農業大學等單位牽頭承擔科技創新研發任務,對湖北省“四季有蝦”養殖模式聯合技術進行攻關。長江所負責建立了一套工廠化養殖模式技術體系,在一茬養殖周期為35天的情況下,利用多層多茬養殖技術,可實現年產大規格苗種2公斤/m2,年產商品蝦15公斤/m2,年均利潤達5200元/100 m2。小龍蝦工廠化養殖技術的突破有望使我國實現小龍蝦四季供應。